close

(野人)小皇帝 書腰72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

 作者:麥可˙溫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譯者:王泰智、沈惠珠

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普遍下降,

停留在3-5歲自我中心期,

家長、教育界及社會環境可以怎麼做?

大人讓孩子掌權,但孩子準備好了嗎?

 

一九八六年,德國音樂家赫伯.葛隆梅爾(Herbert Grönemeyer)用音樂提出,把權力交給孩子,因為他們不像成人那樣利欲薰心和肆無忌憚。這在當時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核災事故的背景下,可以視為對上一輩的失誤提出抗議,而如今卻廣泛成為社會共識。

從表面上來看,如今西方文明社會的兒童世界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純淨無瑕。在這裡,十歲孩童毋需為了溫飽而去礦山工作受苦。如果,上世紀初的文學作品中,還把教師描寫成獨裁者,比如魏德金(Frank Wedekind)的《青春的覺醒》(Spring Awakening),穆齊爾(Robert Musil)的《寄宿生特雷斯的疑惑》或者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一些短篇小說。那麼今天的書刊中充斥著各種教育方案和學術文章,只有一個目的:盡可能讓學生攀升更高的文化層次,過著成功、自主和充實的生活。

賦予孩子權力是一個重大課題,看看不少地方行政機構歸納各鄉鎮舉辦「兒童議會」的經驗。在這種「議會」裡,孩子可以像成人一樣發表意見,並對鄉鎮事業的發展陳述觀點,最終達到影響行政部門決策的目的。

孩子一向是我們的掌上明珠。由於現代社會少子化的緣故,這種效應更是強烈。過去幾十年裡,出生率愈來愈低。正如市場經濟規則,孩子成了「稀有物品」而彌足珍貴,必須受到各方面的優待。

在這種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充當成人的夥伴,被迫成為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角色。但事實上,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無法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有個性」和「自我」是兩回事 

成人在談論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孩子時,常常會說:「我的孩子意志獨立,做事有始有終,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事實上,這是強行替孩子安上所謂的「個性」。這在兒童發展早期是做不到的,因為個性形成一般是在八、九歲的階段,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以及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塑型。 

上面的例子中,家長將孩子的個性以及在這年齡層所表現的行為,混為一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看起來總是「意志獨立」,是因為他們還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們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惡生活。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其他人區分開來。

但問題是,很多家長、教師和幼教人員都失去了對應的認知能力,他們沒有將個人與世界的界限告訴孩子。他們接受孩子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個性,並用幻想的特徵來予以佐證。這樣一來,與孩子適齡的心理發展受到阻礙,只停留在早期兒童心理階段,在隨時要求劃分界限的現實生活中,就會舉步維艱。

這類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如何,我們可以從七歲女孩薩拉的身上看到。

警訊

讓孩子自己決定≠獨立自主 

薩拉是法肯貝格太太的女兒,也是這位母親的驕傲。從幼兒時期起,法肯貝格太太就對女兒的成長有一定的規範:薩拉必須是獨立的個體、必須發展自己的個性、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聽任別人擺布。

從小,薩拉的自主性就受到維護。從上幼稚園起,她就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什麼時間吃飯和吃什麼。同樣地,她的遊戲夥伴也總是由她自己選擇,只要看不順眼的人,薩拉就不會邀他一起玩。

在家裡,薩拉應該遵守的生活規則都要仔細地制定出來,再與她一起討論。

薩拉在學校的表現同樣十分自立,但後來發生的情況卻讓法肯貝格太太很難為女兒感到驕傲。因為她常常拒絕完成家庭作業,甚至連她自己選擇的小提琴課程也拒絕去上。

法肯貝格太太不明白薩拉為什麼會拒絕,因而對女兒的表現感到絕望。只要一要求女兒做家庭作業或練習小提琴,她就會憤怒反抗,對母親大吼大叫,甚至以拳打腳踢、亂扔東西來發洩情緒。薩拉最常反抗的方式,就是破壞母親特別喜歡的東西。

這個案例清楚表明,如果父母不從小規範孩子的言行,孩子很難如父母所期望的自主獨立。 

薩拉從小就不喜歡被人指導規範,什麼事情都自己作主。她的父母奉行反權威式教育,他們以為這是讓女兒儘早培養自主性最好的方法,但他們沒有想過,薩拉能不能了解,自主不僅是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其他人負責;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因為是他人的存在才使自己的存在有意義。

法肯貝格夫婦試圖在女兒形成自主性的過程中,給予必要幫助,卻沒有發現她並不知道自主性不是「用頭撞牆」的偏激性格。

事實上,他們告訴薩拉,她可以自己決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時,就剝奪了女兒去感受和學習他人如何決定事務的機會,而這正是在群體行動中的必要特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