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勵志 (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世界紛紛擾擾,當我們身心俱疲,就該學習「莊子的無為之道」。從莊子的巧思與哲理,體悟「活在當下」的樂趣!
 
想要內心平靜安寧,就讀《莊子》吧!掌握「莊子」思想,面對外在好自在,天生我材沒有用又怎樣?能做自己就是福。
 
⚠️當你總是與人意見不合時
★莊子教你處世之道──立場不同,無須與人爭論是非
  
人總是認為自己正確而對方錯誤,莊子要人們明白,我們不應該執著於爭論片面的是非,否則只會偏離自己的中心思想。
 
⚠️當你在感情中常有衝突,快要撐不下去時
★莊子給你愛的力量去愛對方的一切,包括愛對方的「缺點」
 
我們因一個人的優點而喜歡上他,但那些不那麼好、甚至是壞的部分,也是他的組成要素。一段完整的關係,不就是有好有壞,有快樂,有悲傷嗎?
 
⚠️當你遭遇困難,心情沮喪時
★莊子帶你真誠面對自己──懂得快樂,更要懂得悲傷
 
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內在的真實感受。情感的發生,在莊子看來,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不需要刻意躲開。坦然面對情緒,才是最自在的辦法。
 
⚠️當你被生活的忙碌壓到喘不過氣時
★莊子引導你領略心靈的平靜──偶爾停下匆忙的腳步,傾聽心底的聲音
 
生活猶如走鋼索,從容自在的人會凝心自照,拋開環境的影響。莊子提醒我們,如果太專注於外在事物上,內心便會逐漸沉沒、枯寂。有時靜下心來,反而能走得更遠。

工作、學業太多,煩惱、憂愁太雜,是現代人的文明通病。為了占有一席之地,人們往往勞心勞力、鞠躬盡瘁,到最後受苦的卻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太多,得到的卻很少,反而什麼都滿足不了。於是莊子說,「善待自己」最重要。歡迎來到莊子的逍遙講堂,帶你體悟「享受人生」的豁達精神!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22.JPG

是時候,為你的生活按下靜音鍵,來一場孤獨狂歡。

請收下這張將帶你踏上孤獨之旅的車票,

你的列車長是從不為孤身一人感到抱歉的叔本華,

讓他用一場盛大的寂寞,

挽救你分貝破表的喧囂心靈

 

亞瑟˙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富商家庭。父親性格易怒憂鬱,後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近代很多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尼采、華格納、托馬斯曼等,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叔本華哲學影響。他終生未婚,獨居終老,並且從不為自己的孤獨感到抱歉。

尼采:「他(叔本華)全然的孤獨,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然而在一與零之間,存在的是無限的永恆。」、「對德國學者來說,沒有比叔本華的特立獨行更能惹怒他們的了。」

哲學家叔本華化身厭世教主,用頹廢姿態帶你看破人生百態:

◎我們所有的不幸和痛苦幾乎都來自於與他人的交往,這種交往也破壞了我們內心的寧靜。

◎在這世上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而不是像傻瓜那樣靠得太近,灼傷自己

◎寧願獨處,也不要與叛徒為伍。

◎是結婚好還是不結婚好,這個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等於是問:愛情的煩惱會比生活的焦慮更為持久嗎?

◎這個世界和這種生活完全不是為了讓我們幸福存在而安排設計的。

 

孤獨的人並不可恥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

  毫無疑問,構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便是能夠自我滿足,感到萬物皆備於我,無所欲求,並可以說出「我的擁有就在我身」。亞里斯多德曾說:「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這句話值得反覆玩味。事實上,尚福爾[1]的絕妙警句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幸福不是輕易就能獲取的東西。它只存在於我們自身,並不能在別處找到。」因為一個人僅能完全靠自己,無法放心地依賴任何人,而且與他人的交往中產生的重負、不便、煩惱和危險,不僅難以計數,也無法避免。

社會不允許個人成為真實的自己

人們往往誤以為通往幸福之路的方法,是追求世俗奢華的「上流生活」。但這般追求的全部目的,只是將我們悲慘的人生轉為接連不斷的享樂、快感和歡愉。這一過程不可避免地將會導致失望及幻滅,同樣伴隨而來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欺騙[1]

所有的社會團體都必然要求成員之間互相遷就和忍讓,這是它存在的首要條件。這就意味著,一個群體的規模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歡孤獨,那麼他也不會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他獨自一人時,他才是真正自由的。拘謹和約束在社會中始終存在,就像影子一樣無法擺脫。一個人的個性越獨立,就越難承受與他人交往時所做的犧牲。一個人對孤獨的喜愛、忍受或逃避,與他個人的價值成正比。可憐的人在獨處時,會感受到自己全部苦難的重擔,而有智慧的人則享受這種孤獨的崇高和偉大。簡而言之,每個人都將成為他自己。

(野人)孤獨通行證_書封_立體72dpi.jpg

博客來 https://bit.ly/2sPTIrC
誠品 https://bit.ly/2HElr8P
金石堂 https://bit.ly/2HElyRN
讀冊 https://bit.ly/2RUkCxu

[1]正如衣服遮蔽了我們的軀體,謊言也為我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面紗。面紗始終存在,只有透過這層面紗,我們才能猜出一個人的真實想法。就像透過衣服的大小,可以判斷出一個人大致的體形一樣。——原注

 

[1] 尚福爾(Nicolas Chamfort1741 1794),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劇作家,以其詼諧的諷刺和格言聞名。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19562.jpg

追隨草原狼導師敲出自己的心靈鼓聲,

將孤寂化為獨處的能力,將警訊視為生命的禮物!

每個人.不同年齡

都能在這裡找到面對世界的力量與能量!

 

「這系列書把孩子的胸襟打開,開闊到天人合一。
有這種胸襟的孩子不會去自殺,有這種視野的孩子也不會因挫折而沮喪,只有不把挫折當煎熬,才有可能看到生機,人才能世世代代活下去。」--洪蘭 教授
 

【Tracker School創校40週年紀念版】

《#追蹤師:草原狼導師》

追蹤師:松林少年的追尋》

 

湯姆跟我們分享他和他鍾愛的大地導師──也是他口中的「祖父」潛近狼歷經20年的藥靈師學習、63年的美洲流浪記──的13則生命故事。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對祖父事蹟的孺慕之情,也看到了祖父對小男孩的守護、呵護之愛。

祖父以自己猶如一千零一夜般的真實故事代替教誨,以問題回答問題,他給予的是印第安草原狼式教導,讓學習變得刺激,讓湯姆渇望知道,並從中學得如何自己學會領悟問題奧祕的工具。

每個故事都伴隨一個寓涵靈性意義的故事,例如從祖父自己和白人成為朋友、遇見神父的故事,破解湯姆對於自己是白人、基督信仰的迷惘與衝突;從如何和水、酷熱、寒冷相處,誘使湯姆勤於學習生命之道。每一個故事都是人生的偉大洞見,並與我們內在的永恒靈魂對話。 

湯姆說:「祖父是古老的、亦人亦獸、且近乎純靈性,他以荒野為家,在荒野裡試煉一切事物,他在設法定義他的世界,在保存其純淨心靈的同時追尋著真相。」

祖父說:「我們必須走進真實社會,否則靈境將會死去,一個無法實現靈境的人,便是一個活死人。」 

────────────────

【關於祖父】

潛近狼,一位北美印第安原住民,他花了20年學會斥候與藥靈師的技能,20歲便開始遠離族人,歷經63年的流浪、追尋,足跡遍及美洲,他吃盡苦頭、嚐遍孤寂;他除了大自然,沒有真正的家;除了心靈實相,沒有別的財產。他不受時空限制,他的世界是永恒的,他過著簡單的生活,用自然之美來界定真正的財富,並從各地種族、部落中的生命哲學與宗教信仰裡汲取人生的智慧,再傳承給湯姆。

 

【推薦】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顏妙桂(師大公領系退休教授)、江玫儀(博客來圖書部產品經理)、莊晏青(曾任金石堂網路書店文學線負責人)、WC、貓玲玲、coffeetree、龍邪等部落客

  
*什麼是「追蹤師」?追蹤師並非一項職業。
  
 在美國原住民文化中,追蹤師是部落裡狩獵與戰爭時的重要人物。一位追蹤師能夠從動物與人的足跡,以及行跡四周的環境變化,判斷追蹤目標的行蹤、狀態、去向,最終得以尋得目標物本身。

 追蹤與覺知其實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分離,一位追蹤師必然善於觀察自然,對於萬物彼此間的生存網絡、生命模式,對於自然萬物的靈魂與精神,對時節、動靜、氣候、對應存在的與缺席的事物,都有敏銳的觀察與覺知能力,並對生存與生命的哲學有深刻的體驗,因此我們可以說,追蹤是探索自然奧祕的入門基礎。

 所以在現代社會中成為追蹤師,意味著個人對靈性生活的追求,這是一種想要更親近大地、想與萬物和諧平衡生活的追尋
 
 在追蹤過程中,學習與認識動物的活動、生活模式與習性,認識動物與其獵物及掠食者間的關係,使自己得以融入自然世界之中,亦即湯姆所謂的,透過動物的角度來觀察該動物的生活,主動「參與」與體驗自然生命的流動。

  
【追蹤師系列,共兩冊】
和《#少年小樹之歌》《#巫士唐望的世界》並稱印第安心靈三部曲

 
--------------------
 
12/21左右上市,點擊「上市後通知」收到第一手上市資訊!

博客來:草原狼導師 https://bit.ly/2CgiiHI & 松林少年的追尋 https://bit.ly/2UP2aUR 

誠品:草原狼導師 https://bit.ly/2Er3GH2 & 松林少年的追尋 https://bit.ly/2Eotjbn 

金石堂: 草原狼導師https://bit.ly/2US5xdx&松林少年的追尋 https://bit.ly/2Ey7KpH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K圖-封面+封底.JPG

文◎安.拉莫特 Anne Lamott
 
第一個有用的寫作概念是撰寫短文。通常當你坐下來準備動筆時,你想寫的可能是部講述童年的自傳體小說,或一齣關於移民經歷的戲劇,或比如說,一段婦女的歷史。但這就像想親自測量冰河:你的雙腳很難站穩,每個指尖凍得發紅龜裂,然後你的各種精神病徵會像行蹤最詭祕的重病親戚般,來書桌前報到。他們拉開椅子,環坐在電腦前,即使他們試著不吵不鬧,但你知道他們就在背後,散發出帶腥味的怪異氣息斜睨著你。
 
面臨這樣的時刻,我會愈來愈驚慌,聽見腦中的叢林戰鼓響起,知道自己的靈感之井枯竭了,我看不見未來,必須趕快找份工作,但我一無所長;此時,我的應對之道是暫停。
 
首先,我試著深呼吸,不然我會像坐在桌前像隻迷你犬喘氣,或是像哮喘病患死前喉頭無意識地發出緩慢的咯咯聲。我會坐在原處一分鐘,放慢、平緩的呼吸,任思緒漫遊。過了一會兒,我可能發現自己正思考我是否年紀大到不適合做牙齒矯正,並考慮現在是不是打電話問人的好時機。接著,我又開始考慮學化妝,說不定這樣就能找到一個狀況不算太差的男朋友,我的生活將會非常美滿,我也會永遠快樂幸福。然後,我想到所有早在我坐在桌前準備動筆前就該回電的人,還有我也許該跟我的經紀人報到一下,告訴他我剛才想到的好主意,看看他是否也同意,以及他是否覺得我該去矯正牙齒─或許這正是每次我們一起午餐時他真正在想的事。接著,我想到某個我實在很討厭的人,或某個讓我抓狂的財務問題,便打定主意一定要在今天開始寫作之前解決。
 
於是,我彷彿變成一隻擁有潔牙玩具的狗,先啃玩具一陣子,再將玩具甩在地上,跟它玩角力,再把它往身後扔,追它、舔它、咬它,然後甩到身後。我停下來喘口氣,只差沒有真的汪汪叫。但這整段過程只花了一到兩分鐘,所以我還不算浪費太多時間。不過,這讓我喘不過氣來。於是,我再次嘗試平緩的深呼吸,最後,我注意到我放在桌上用來提醒自己撰寫短文的一英寸相片的相框。
 
【為你要說的故事想出一英寸見方的文字敘述,
 例如,一小塊畫面,一個回憶,一段對話……】

 
這幅相框提醒我,我唯一該做的就是寫出一英寸見方的短文。這是目前我應該寫出來的篇幅。舉例來說,當下我必須做的是寫一小段故事背景設定在我家鄉小鎮的敘述,時間是五○年代,當時仍有火車停靠。我將用我的文書處理軟體、透過文字來描繪故事背景。或者,我想敘述的是主角首度出場的模樣,即她在故事中第一次走出屋門到前廊的情景。我不打算描述當她第一次注意到瞎眼的狗坐在她車輪後的表情,因為我只需要能塞滿一英寸見方相框的文字,一小段以我成長的小鎮為背景的故事,和描寫這名女子在故事中首度出現的景象。
 
道科特諾(E. L. Doctorow)(註1)曾說:「寫小說就像開夜車。你的視線只達車頭燈照得到的範圍,但你還是能這樣走完整段路。
你不需要明白自己將前往何處,也不用看見目的地或途經的一切,你只要能看清前方兩、三英尺的範圍即可。這是目前為止我所聽過關於寫作或人生最好的建議。
 
(註1)道科特諾(E. L. Doctorow),1931 ∼ 2015,美國後現代作家,曾兩次獲得福克納文學獎、古根漢獎、國家圖書獎,著有小說《強者為王》(Billy Bathgate)、《大進軍》(the March)等。

-----★-----★-----★-----★-----★-----★-----

寫作課:一隻鳥接著一隻鳥寫就對了!》
連續20年蟬聯Amazon「寫作指導」榜首,
克服各類型寫作障礙的必備指南!
美國國民作家安.拉莫特 Anne Lamott◎著  
朱耘◎譯,野人文化◎出版

拯救上百萬人的「寫作求生聖經」!
TED百萬點閱、《紐約時報》熱情盛讚

博客來 https://bit.ly/2Iqbwik
誠品 https://bit.ly/2trcWV5
金石堂 https://bit.ly/2KakAxx
讀冊 https://bit.ly/2lyydI0
讀書共和國 https://bit.ly/2Kj8s9v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冊810x326.jpg

文●尚恩‧艾科爾(哈佛快樂學專家)

睡得好、吃得飽,就有八○%的正向思考率

2011年,我花一個月的時間到七個拉丁美洲國家分享研究心得,當我回到下雪的波士頓,立刻感覺波士頓比拉丁美洲寒冷許多,但我指的不是氣溫。研究發現,拉丁美洲員工的復原力較強、較樂觀,原因是他們能夠從同事、家人和朋友身上獲得強大的人際支援。我的飛機在波士頓降落,但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在德州,原來這項研究跟錢有關:沒有人際支援網路,我不但不快樂,還缺乏工作效率和動機。所以等折磨人的學期一結束,我就把研究中心搬到德州的聖安東尼奧市。

我記得當我抵達聖安東尼奧的機場,開車前往我妹家,沿途的景象令我感到震驚。路邊的樹木稀疏雜亂,由於土壤只有兩、三公分的深度,因此幾乎到處都是光禿禿的石頭,道路兩旁的建築物也很低矮零散。我在綠樹成蔭的波士頓劍橋區待了五個月,所以感覺這裡既貧瘠又醜陋。我很納悶自己為何決定從隨處可見蔥鬱樹木和氣派建築的新英格蘭地區搬到一個不毛之地。

我看到的是一片荒涼、散亂而且坦白講令人沮喪的景象,跟所謂正向、有助成長的觀點差得很遠。這不是我兒時記憶裡的德州,是我的大腦在耍我,還是發生了別的事?

然而,在獲得我所需要的充分休息後,我開始看見周遭一些不一樣的細節。樹木似乎高挺了一些,綠化空間隨處可見,甚至比波士頓還多。我不再只注意那些光禿禿的石頭,而是對從礫土裡冒出來的各種生命感到驚奇。我開始注意到矢車菊、火焰草和蜂鳥;天空看起來比波士頓的更藍、更寬闊。突然間,我感覺自己置身在充滿光與色彩的天堂。當然,聖安東尼奧沒變,是我的觀點變了。

我在班機降落的那個早上,已經為了一個案子忙了36個小時,而且去歐洲出差的時差還沒有調回來。我從研究中得到證實,疲勞會嚴重影響我們看到正向細節的能力。根據我最喜愛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你試著記憶正向、中性和負面的詞彙,然後睡七到八小時,你隔天會記得這三組當中將近80%的詞彙。如果你有一晚沒睡,而且像我一樣36小時沒闔眼,你會記得大部分的負面詞彙和中性詞彙,但正向詞彙的記憶量會減少59%!這是因為大腦把缺乏睡眠視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項威脅,因此進入高度警戒狀態,並且掃瞄周遭環境的其他威脅,也就是負面事物。

所以如果你想看到有助於匯集大腦智能與情緒資源的細節,首先要確定自己每晚睡足七到八小時。其次,你在什麼時間做決定或進行簡報也很重要。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午餐前是最不容易看見正向細節的時段。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有關假釋聽證會的研究,他們發現法官在午餐後批准假釋的比例為60%,在午餐前餓著肚子批准假釋的比例則只有20%。由於那些案件的類型相同,因此唯一會影響法官注意正向細節或負面細節的因素就只有時間。

█當我們的能量不足,大腦會因為疲憊而進入高度警戒狀態,更可能去注意或記住負面事物。█

因此在一天當中某些能量偏低的時刻,我們很容易看到負面現狀,而且覺得自己沒什麼能力去改變它。

這項研究發現可以改變公司訂立目標、制定決策甚至召開會議的方式。

想想一般的會議或年度大會,我每年都能觀察到數十場公司會議,它們的流程大多是這樣的:上午,在吃完早餐後,先來個枯燥乏味的開場介紹和最高主管致詞(這些主管通常不以口才著稱),接著是有關公司在過去遇到哪些狀況及最新財務狀況的報告。到了接近午餐時間的那一個小時,我們盡可能塞滿各種訊息並訂定目標。等我們吃過午餐,大腦血糖終於恢復了正常水準,我們會聽到供應商或講師分享的一些新點子,但都不需要採取什麼實際行動,直到下午三點,當血糖再度開始下降,我們才進行分組並開始腦力激盪。最後到了四、五點,晚宴和雞尾酒會展開之前,我們意識到(就跟所有的會議一樣)議程沒有跟上預訂進度,於是以最快速度訂出明年一整年的計畫和目標。也就是說,我們在大腦最缺乏能量的時候做出最重要的計畫和決策,會議等於是倒著進行的!

如果你要開會、做簡報或甚至帶領一個小組進行腦力激盪,請記得不要安排在午餐或晚餐之前。如果你不是負責安排會議的人,而是被迫參加一場漫長或時間安排不當的會議,請記得帶些零食!定時用健康的食物補充大腦血糖,不僅有助於保持正向心態,也會讓你更有警覺性、更有工作效率

如果你想看到單一、固定不變且負面的現狀,那麼記得前一晚不要睡飽,而且要在肚子餓的時候做決定。如果你想看見最有價值的現狀,就必須採取適當步驟,確保大腦可以察覺到更多的可能性。

★CNN、哈佛商業評論、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爾街日報爭相報導
★TED年度TOP4,1500萬人次點閱的正向心理學家最新力作

開啟你的正向天賦
哈佛快樂學專家研發,
5大祕訣讓「潛意識腦」幫你找到幸福捷徑
尚恩‧艾科爾/著,謝維玲/譯,野人文化/出版
 

博客來 https://goo.gl/7jUXiF
誠品 https://goo.gl/1qeKcu
金石堂 https://goo.gl/PnSBiJ
讀冊 https://goo.gl/Nqm3Mb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6pgS3U

(野人)0NFL170開啟你的正向天賦 立體72.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老可(中國No.1職場導師)

我們都有很多缺點,但是我們要坦白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這樣,才能拋却幻想,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優勢。你還在抱怨自己的缺點嗎?清醒吧,你就是這樣。能改則好,不能改也不要浪費太多時間,你必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會有新的開始。

命運是公平的,它讓你不完美,
是為了要給你一個特長。
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它!

 

你還在傻傻地「勤能補拙」嗎?
把心力放在不擅長的事,只會吃力不討好

或許我們都聽說過「木桶理論」,說的是木桶盛水的多少,由它最短那塊木板的高度决定,由此推斷出,每個人所取得的成就,由自己短板的高度决定。根據這一理論,很多孩子拚命學習,科科都要爭取100 分,其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下面我講幾則典故,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從這個誤區中走出來。

1917 年,羅家倫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學文科,恰逢胡適判閱其作文試卷。胡適毫不猶豫地打了滿分,並向學校招生委員會薦才。可校委們查看羅家倫的成績單後大吃一驚。原來,羅家倫的數學成績竟然是零分,其他各科分數也都平平。取棄爭論之際,主持招生會議的蔡元培校長力排眾議,破格錄取羅家倫。

羅家倫後來成為「五四」風雲人物,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傳誦一時的《五四宣言》,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12 年後,已是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在招生中遇到了錢鍾書。當時錢鍾書國文特優、英文滿分、數學15 分,只比羅家倫當年考北京大學略勝一籌,但是羅家倫在錢鍾書的名字上大筆一勾,破格錄取。錢鍾書後來學貫古今,兼修中外,曾領銜翻譯《毛澤東選集》英文版。《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等著作,一度使其馳騁學界,贏得「國學泰斗」之譽。

【優勢法則】
要有一項能力比人強,你就具備了核心競爭力!

類似的典故還有很多,季羨林當年的數學也只考了4 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與歷史學家;臧克家數學0 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吳晗,數學兩次考了0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位傑出的歷史學家。

人的一生取得成就的高度,
取決於你最長的那塊板,
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而現實中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很少有什麼特長,差不多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將永遠庸庸碌碌。如果你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核心優勢,那麼趕緊靜下心來,仔細分析一下,自己還有哪些是比別人强的地方吧。

我以前有位同事,業務能力一流,而且善於鑽研。他是一個很偏執的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研究業務了,凡是他帶領團隊做出來的產品,都要明顯高於其他人。但是這人同時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很難想像一個公司的部門負責人可以和CEO 拍桌子吧,但他敢;也很難想像下屬認為領導不對,就不執行命令吧,但他敢!

通常來說職場上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很難有較好的發展,這裡是個特例。為什麼是特例?就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特長,這個特長足以彌補他的缺陷,公司容忍了他,看中的就是他的業務能力。後來此人獲得了提升,CEO 通報嘉獎,而且CEO 還直接點出來他透過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已經身家百萬美金。

這就是職場中殘酷的現實,它講規則,也講變通。你能在職場上走多遠,取决於你有沒有真本事,有沒有核心競爭力,這是你吃飯的傢伙,含糊不得。

拚的是現在,比的是將來
人生要有3次重要跳槽!
45個優勢法則讓你成為職場最搶手的「頂尖人才」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
奧美、MSN、亞馬遜、百度、鳳凰、網易、樂視……
等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知名HR推薦!

 
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書共和國

政大台南店120x80-01.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洪蘭(陽明大學教授)

  台灣現在給小學生看的書已經很多了,書店中各種繪本童話、改編的世界名著、中國歷史小說,充滿了書架,但是給國中以上學生看的書卻不多。國中生在各方面是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已經不是小孩,卻還不算大人,智慧已開,但又不是全懂事,是所謂尷尬的年齡。偏偏在智慧發展的歷程上,青春期時,荷爾蒙第二次大量分泌出來,它又是大腦重組、神經最後一次修剪的階段,是最能受啟發的時期。因此如何找到可以開啟孩子的視野,激勵他上進,又教他做人的道理的書,就成為我最近的功課了。

  最近運氣很好,連續看到好幾本好書。有一個湯姆布朗(Tom Brown)寫的「追蹤師」的系列。這系列講的是一個生在十九世紀末阿帕契印第安老人──潛近狼,如何在紐澤西州的森林中教會一個白人小孩來繼承他的衣缽的故事。湯姆布朗就是這個白人小孩,他後來成為美國最有名的追蹤師。潛近狼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來無影、去無蹤」,又能夠在別人都看不見任何痕跡的地面找出動物走過的足跡,他潛行的功夫好到連最機警的動物都察覺不到他的存在。這系列從布朗在童年如何遇見潛近狼,如何在他的教導下,走上了一條與所有白人都不一樣的路,透過潛近狼的遭遇,讓我們看到二十世紀的變動,尤其人們捨棄心靈去追求肉慾的愚蠢。

  印第安人教孩子打獵時,先教他在野地靜靜的坐著,要坐到他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時,就會聞到以前不曾注意到的空氣中的味道;看到空無一物中,微小的大自然變化;聽到萬籟俱寂中,風的流動。印第安人說一個不會靜靜坐著的孩子無法變成成熟的大人。我想所有的老師都有這個同感:一個無法安靜下來的孩子是無法學習的。

  現在青少年心很浮燥靜不下來,我很希望我們學校的體育課能教太極拳和武術,古人說「靜而後動」是有道理的,少林寺的和尚就是用習武來靜心、修身。很多人以為武術是動,怎麼修練「靜」呢?其實在達到靜之前,先要專注,動就是訓練專注,所謂「眼觀鼻、鼻觀心」,心無二意。假如我沒有在霧社親愛國小的孩子身上看到練鼓、練武對孩子造成的改變,我想我也不會有這種領悟。我親眼看到整天在山裡跑的孩子因練武而安靜下來,因為打鼓的節奏必須分秒不差,它需要孩子的全神貫注。

  這個被湯姆布朗尊稱為「祖父」(英文書名GRANDFATHER,中文書名為《草原狼導師》),教的正是我們中國修身的哲學,也是孫子兵法「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的道理。我看到祖父訓練孩子在酷日之下,沒有水壺行軍,孩子唇乾舌焦,喉嚨乾到說不出話來,而祖父氣定神閒,好像他完全不會口渴似的,走了一天,終於看到小河時,孩子迫不急待跳下去,大口喝水,祖父仍然從容不迫地緩緩趨近水邊,莊嚴的、珍惜的捧起水來,仔細的品嚐水滋潤乾枯喉嚨的感覺,好像把乾渴當成恩典。

  祖父告訴他,他年輕時曾經在死亡谷中差一點渴死,後來看到一隻蜥蜴,在沙漠中悠然自得,才了解,你必須把沙漠看成家,是你歸屬的地方而不是煎熬你的地方,你才會遵循沙漠的法則,生存下去。

  通常生存條件不好時,外來者會死亡而本地人會生存下去,因為認為自己在家的人,不會有任何煎熬的感覺,會自然融入環境去接受它。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身心處在深層和平狀態,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生機。沙漠並不是荒涼的,有無數小動物在那裡生活,當生命不再是煎熬時,沙漠和人就成為一體,祖父終於了解乾渴並不代表苦痛與死亡,它是沙漠的真象,是一份需要用心去辨識的生命禮物,它激出人的求生意志。

  書中有非常多啟發孩子的警語,如祖父的祖父,雷電草原狼(Thunder wolf),告訴他「獨處和孤獨是完全兩回事,想要在獨處時感到平靜而不孤單,就必須明瞭你是跟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當你能夠和自己和平相處,能夠愛自己,你就永遠不會感到孤單。」這句話我們一定要讓所有的青少年知道,一個人只要懂得愛自己,就能愛別人,只要能愛自己,孤單就不會存在,人必須先找回對自己的愛,才能體會出獨處的純粹。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愛其實是依賴,害怕孤獨,要找個人靠著;為了怕被別人拋棄,所以委曲自己,迎合別人,一旦「將心比明月,明月照溝渠」時,就自怨自艾,最後落得憂鬱症。書中藉著祖父困在阿拉斯加雪地中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將孤單轉化為獨處的能力,祖父在遇到暴風雪差點死亡,最後在爬回營地的過程中,他開始對自己身體的律動感到禮讚,在那裡,他找到對自己的愛,他停止對自己每一個念頭、每個行為的批評,轉而接納自己、重視自己,就在那一時刻,他了解了他祖父跟他講的話的意義,他不再感到孤單。

  這系列書對青少年是個很好的啟發,人要喜歡跟自己在一起才不會因為害怕孤獨而屈就別人。印第安人是相信靈的,在靈的世界中,沒有人是獨處的,印第安人透過靈與天地萬物相連。我們雖然不相信靈,卻希望孩子透過閱讀而了解宇宙的無窮與生命的意義,我們來自塵土,必歸塵土,在物化之後,我們會如科學家所說的,構成身體的氫原子、碳原子,在空氣中與祖先的原子相接觸,所謂「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從大處看,生命是生生不息,無止境的。

  這系列書把孩子的胸襟打開,開闊到天人合一。有這種胸襟的孩子不會去自殺,有這種視野的孩子也不會因挫折而沮喪,只有不把挫折當煎熬,才有可能看到生機,人才能世世代代活下去。

追蹤師套書
開啟青少年視野與胸襟的禮物書,
洪蘭、劉克襄推薦

博客來 http://goo.gl/0pajnL
金石堂 http://goo.gl/oQJTyA
誠品 http://goo.gl/1SZfDR
讀冊 http://goo.gl/zVx49A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ee0Nsq

(野人)追蹤師套書-72dpi.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叔,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釋然說,「你曾經害怕過嗎?」

戒緣師叔一愣,沒有想到釋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他本以為經過了白天的事情,釋然和釋道都會對人生有一番新的思考,或許生和死正是最讓人琢磨不透的難題。只有那些敢於正面生死的人,才有可能最終超越這一切。

「害怕?」戒緣師叔笑了笑,「每個人都有小時候,都會有一些害怕的東西。」

釋然知道戒緣師叔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他說的害怕,並不是對什麼東西的畏懼,而是自從懂得人世以來,是否還有不願意也不敢捨棄的東西存在。或許,人之所以尚且為人,正是因為在這世間還有所留戀。大如生死,小如錢財,總是會有放不開的東西。釋然自認為修行尚不夠,世間還有很多看不透的故事,可他現在想要知道戒緣師叔的是什麼樣的想法。

其實,這根本不算是個問題。不論戒緣師叔做出何種回答,對釋然來說都是安慰。釋然現在需要的是有一個人能做自己修行的標杆,而不是給他樹立起完美的典型。所有的完美,都只不過是用來唬人的噱頭罷了。真正的有血有肉,才是最值得紀念的典範。

戒緣師叔反問釋然:「你覺得呢?」

釋然回答說:「要說害怕,肯定每個人都有,我只是不知道師叔你具體會害怕什麼。是孤獨?不像,否則你就不會一個人上路。是誤解?應該也不是,這一路走來我們被誤解了多少次,也從不見師叔會因此而大發雷霆。是絕望?更不應該呀,師叔你常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又怎麼會對未來絕望。我腦袋愚笨,實在是想不出來。」

戒緣師叔自己也很認真地想了想,最後才回答說:「我想,你剛才說的這些都只是一種表現出來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但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最害怕的,其實是我自己。」

「你自己?」釋道睜大了雙眼問師父,「自己有什麼害怕的,我最相信的人才是我自己。」

「是呀!」戒緣師叔終於用笑聲打破了凝結一整天的沉靜,「其實釋然剛剛所說的孤獨、誤解、絕望等等,都不過是你自己內心世界的影子,都是你自己強加給自己的感覺罷了。你對自己說:『這些真可怕,我承受不住了。』那你就真的會被打敗。同樣,假如你告訴自己:『沒什麼好怕的,只要我積極面對,就能戰勝一切。』那麼就沒什麼能難得倒你。何必苦苦執著於那些虛幻?一個人若連自己都不怕,他還會怕其他什麼呢? 使你害怕的其實並不是那些想法,而是你自己的那顆心啊!」

摘自《小和尚教你不糾結

53個人生百態,53個抉擇小練習,
跟著小和尚一起經歷迷惘、犯錯、無措,到解開內心糾結,
享受從容淡定的幸福人生。
小和尚教你不糾結

博客來 http://goo.gl/8gs0aC
誠品 http://goo.gl/bq0Emh
金石堂 http://goo.gl/beaxqy
讀冊 http://goo.gl/UQq8ci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efkGka

讀冊810x326.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戒強第七十六〉

 

養成接納所有價值觀的柔軟思維,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保持平常心

 

包括人類在內,眾生萬物都是天生柔弱,但越接近死亡則越堅強。換句話說,柔軟的事物被歸類為生,堅強的事物被歸類為死。但世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反而一味推崇「堅強實在了不起」的價值觀。其實,真正的堅強往往內含在柔弱當中。

老子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掉後卻變得僵硬。萬物草木活著的時候柔軟,死掉後就變得枯槁堅硬。所以說堅強是死亡之路,柔弱是生命之路。」

 

丟掉「非這麼做不可」的執念

「希望能夠更堅強!」大概誰都曾經這麼祈願過。

然而,一味地追求變強,不可能成為「真正堅強的人」。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柔軟的思維。因為,「柔弱」才是通向「道」最無為自然的方法。

這段文章後面,老子繼續說明「強大的軍隊容易仰賴武力,因而經常與危險為鄰,以樹木來說,越粗大就越容易被強風一吹而折斷」。(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

換句話說,真正的強韌,以軍隊來說是能巧妙避開敵人的攻擊;以樹木而言就是擁有「柳樹迎風搖曳」般的柔軟。一言以蔽之,就是─

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凡是強大的,反而居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佔上風。)說得更淺白一點,就是「絕不能成為冥頑不靈的人」。

所謂頑固的人,就是想法總是執著於「一定得這麼做」、「非那麼做不可」的人。

這些人被世間的常識所束縛,總是拘泥於過去的價值觀或做法,對事物抱著既定成見,缺乏靈活應對時代或情勢變化的彈性。

一旦這樣的話,就無法自由地思考,隨機應變地行動。

而且,他們往往因為「為什麼是我必須遷就?應該叫對方配合我才對!」的想法,導致與周圍對立的狀況增加。當然也會留下痛苦的回憶,無法順利行事。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自身的孤立,甚至把自己逼到絕境。這就是頑固者的弱點。

摘自《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日本第一東洋思想家‧三十年企業顧問超譯《老子》
暢銷書《孫子兵法商學院》作者最新力作!
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誠品書店暢銷榜
 
博客來 http://goo.gl/0Q1vLy
金石堂 http://goo.gl/NEhSA3
誠品 http://goo.gl/Wd1YT0
讀冊 http://goo.gl/mEfcUW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Veuyg3

中山地下書街A4-01.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智慧13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無用第十一〉

「忙碌」不值得炫耀,

保留適當餘裕,身心才能保持良好狀態

不能以眼前的利益來決定有用或無用。即使現在認為無用,只要未來是必要的,或許現在看起來似乎派不上用場,卻能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發揮重要的效果。請好好地思考「無用之用」。別忘了為自己的行事曆留下一些空白,保持足夠的餘裕,能讓你維持身心平衡,對重要的工作更能全力以赴。

老子說:「『有』(實體)之所以能夠給人便利,端賴『無』(空虛)發揮它的作用。」

「眼下的無用」或許是未來有效的投資

日本曾有一段時期,不論政府或企業都拚命撙節開銷。為了重整財政或提高企業成效,極力追求效率化。這麼做當然是必要的。

不過,如果只就短期觀點判斷「那個沒用」、「這個浪費」,全部砍個一乾二淨,這樣的做法就值得商榷了。就中長期的觀點來看,「眼下的無用」或許對於未來是有效的投資。另外,有些乍看之下好像只會「燒錢」的部門或事業,雖然並未和營業額直接相關,實際上卻負有支撐組織全體的作用。我們有必要仔細加以考量「是否真的沒用」、「對於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是否真的毫無貢獻?」進行審慎的評估。

老子的「無用之用」,有三個很有趣的比喻。

第一個是車輪的花轂和輻條。花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中間空虛,輻條由花轂呈放射狀延伸而出。乍看之下似乎沒用的花轂,卻不可能取下它,因為有花轂,車輪才能轉動。

第二個比喻是黏土製成的碗。捏黏土時中央必須留出凹陷,如果認為「中央留一個洞好浪費」而把它填實,結果會怎麼樣?就無法當作碗來使用了。

第三個比喻是居室的空間。如果認為人進入的空間沒用而填實,人就無法進入居室,居室將失去功能。

老子透過這些例子,說明「無」對於「有」的支撐作用。

從這一點來看,認為記事本上的行事曆空白太多表示浪費時間,而把行事曆填滿的人,也可以說是不明白「無用之用」的典型案例。一味地忙個不停豈不是將導致身心失衡?不留點空白的時間,保有餘裕,就無法好好地完成工作,身心也得不到休息不是嗎?行事曆填得滿滿的記事本,絕對不值得自豪。

摘自《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日本第一東洋思想家‧三十年企業顧問超譯《老子》
暢銷書《孫子兵法商學院》作者最新力作!

誠品書店心理勵志類暢銷榜

博客來 http://goo.gl/0Q1vLy
金石堂 http://goo.gl/NEhSA3
誠品 http://goo.gl/Wd1YT0
讀冊 http://goo.gl/mEfcUW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Veuyg3

何嘉仁金城店50x30-01-000.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養身第二〉」

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他人是相同的。上天賦予了每一個人不同的天賦與個性。與他人比較根本沒有意義。因此,我們應該不要再和他人比較,因而感到沮喪挫折,或是得意揚揚。直接觀察自己的天賦是什麼?個性是什麼?然後加以靈活運用吧!

老子說:「當天下的人都知道美是美好的,如此,好惡之心便產生了。當天下的人都知道善是大家讚美的善德,如此,偽善之行便因之而起了。」


以相對評價來論斷哪個有價值,根本毫無意義

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生活在一個比較的社會,因此總是和他人相比來衡量自己的優劣;與其他事物相比以衡量事物的價值,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但這其實是錯的。老子接下來又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天底下的事物觀念,「有」和「無」是相對而產生,「難」和「易」是相對而形成,「長」和「短」是相對而顯出,「高」和「下」是相對而顯現,「音」和「聲」是相對而應和,「前」和「後」是相對而成序。)

以相對評價來論斷人或事物哪個比較有價值,根本沒有意義。

例如,當你說「薪水太低」時,一和薪資更低的人相比,你就成了薪資高的一方。

相對評價的結果,豈不是令思考變得不自由?豈不是看不見事物的本質,使見解變得貧乏?我們不能不注意這一點。

重要的是以絕對的個性來觀察事物。

以人生來說,必須看清自己本身的天賦及個性是什麼,然後加以運用。這樣比追求自己並未擁有的特質,更容易將事物往有利的方向推動,活得更為自在。


找到自己的天賦、個性,就能發展愉快的人生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和他人是相同的。「道」確實賦予了每一個人不同的天賦、個性,然後才讓他們誕生到這個世界。所以我們有必要探究自己具備了什麼樣的天性。

話雖如此,完全耗費在比較社會中的人,往往很難了解自己的天賦及個性。

這時候不妨問問兄弟姊妹、朋友或情人等親近的人,什麼事情你做得最好?你做什麼事情時看起來最神采奕奕?因為這些通常都吻合你的天性。

我是在將近五十歲之際,才終於確定自己的生存方式。

過去我一直認為自己是「推動組織」的人。我覺得那應該是我的天性。因為我成立了公司,雇用了許多員工,生意也經營得有聲有色。

但是,其實那是相當逞強才能得到的結果。為了讓公司看起來氣派,我租用了昂貴的辦公室;為了雇用傑出的人才,我砸下龐大資金挖角,支付高額的薪水‧‧‧。
總之我什麼事都想做得風風光光,但即使營業額再高,手頭卻相當拮据。不知不覺中,我開始納悶自己為了什麼而工作,漸漸感到人生充滿痛苦。後來,大約是在四十八歲左右吧,我開始思考這樣的工作是否不適合自己。

因此,我問母親究竟自己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結果,母親告訴我:

「嗯,你和一般小孩不太一樣,以前不太好動。可能和你體弱多病有關。我記得你時常蹲在院子裡,一直盯著院子裡的小草,或是出神地看著天空喔。」

母親這番話令我想通了。我之所以能在書桌前閱讀中國古典經籍讀得津津有味,正是因為符合自己的天性。而且,我其實並不具備運籌帷幄的經營能力,我更擅長的是提供經營者建議。

於是在五十歲那年,我暫時結束了公司的經營。大幅縮小規模後再重新出發。這一回,我把從中國古典經籍學到的心得與經營者分享,以提供建議的方式來經營我的公司。

我愉快的人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直視自己的天賦、個性,就能讓人生起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邁向愉悅人生。

摘自《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日本第一東洋思想家‧三十年企業顧問超譯《老子》
暢銷書《孫子兵法商學院》作者最新力作!

博客來 http://goo.gl/0Q1vLy
金石堂 http://goo.gl/NEhSA3
誠品 http://goo.gl/Wd1YT0
讀冊 http://goo.gl/mEfcUW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Veuyg3

 

(野人)示弱的勇氣-封面(立體)72dpi.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對工作「樂在其中」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三寶第六十七〉中這段文字也和前一節相同,談的是「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有三件寶貝,我善守而不失。第一件是慈愛,第二件是儉德,第三件是不敢為天下人的先導。)
 
老子告訴我們,不須想著要背負天下的責任,也不須想著要扛起公司的責任。只須以自己的節奏老老實實地生活,總有一天就能在自己喜愛的領域,做出對社會有貢獻的成果。

 
只要是因為喜歡而去做的工作,無論在競爭中是勝是敗,是否能出人頭地,你都會埋頭拚命去做不是嗎?這麼一來,即使你不刻意去追求,也能精通某個領域,在不知不覺中對社會有所貢獻。
 
請別說「我只不過是個上班族,每天只是做主管交辦的工作,談不上喜不喜歡。」即使是交辦的工作,其中一定也有令你覺得「我喜歡這個」的部分。
 
例如主管對你說「你可以下班了」,你卻能衷心回答「不,我再做一會兒」,認真投入的工作,就是你喜愛的工作。不妨設法去發現這樣的工作吧!
 
能否喜歡上工作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樂在其中」的能力。
 
 
累積成功體驗,就能對工作樂在其中
 
有許多煩惱「工作一點樂趣也沒有」的人,前來找我諮商時,我一定會問對方一個問題。「你喜歡打麻將對吧?前陣子你好像說過曾經不眠不休地打了三天麻將。無法熬夜工作,卻能熬夜通宵打麻將。不過,你一開始就覺得打麻將很好玩嗎?」
 
這時候,對方多半會回答我:「不,剛開始一點都不覺得好玩。」於是我便追問:「那麼,什麼時候開始覺得好玩?」這時大家共同的回答幾乎都是:「第一次贏的時候。」從這樣的回答我們可以了解,唯有學會贏的能力,才能開始樂在其中。就工作來說,不論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沒關係,工作上的成功經驗有助於開發你樂在工作的能力。
 
換句話說,不論工作或興趣,無法贏就不會覺得有趣。
 
另外,你必須培養贏的能力。只要是曾經從事某種運動的人一定很清楚,暑期集訓及魔鬼教練,可說是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換作是公司,就相當於研修和嚴格的主管吧?
 
那麼,為了獲勝必要的能力又是什麼呢?如果是棒球選手,就是「準確的接球」「正確的投球」「正確的打擊」;若是上班族,則是「專注聆聽」「專心閱讀」「準確表達」「確實書寫」「仔細思考」。
 
如果能做到這些,即使從事的並非自己原本喜愛的工作,也能在工作中得到樂趣。社會上被稱作成功人士的人,多數都會這麼說:
 
「我原本不是因為興趣而選擇這個工作,不過,拚命投入目前的工作之際,不知不覺地就愛上了現在這個工作。因此提高了成效,變得十分愉快。」
 
因此,在思考究竟喜不喜歡你的工作之前,總之先心無旁騖地努力看看,相信你應該能創造出「因為喜歡工作所以能夠投入→因為投入所以做起來很順利因為很順利所以更加愉快」的正向循環。
 
我從前從事的工作是提升「員工的勞動意願」,所以具備了豐富的員工意見調查經驗。
 
當時我詢問員工:「你喜歡公司的什麼地方呢?」大部分的人幾乎都默不作聲,但是,只要一問:「你對公司哪些地方感到不滿?」幾乎每個人都滔滔不絕地抱怨公司。是的,因為他們無法樂在工作。
 
處在這種狀況,就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們有必要思考如何樂在工作,找出自己喜歡的部分。
 
《論語》也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能夠投入喜歡的事情並且樂在其中,是最理想的狀況。
 
摘自《示弱的勇氣:老子教你學會真正的堅強

暢銷書《孫子兵法商學院》作者最新力作!
日本第一東洋思想家‧三十年企業顧問超譯《老子》,
最發人深省、打破常規的「最佳生存指南」!
 
博客來 http://goo.gl/0Q1vLy
金石堂 http://goo.gl/NEhSA3
誠品 http://goo.gl/Wd1YT0
讀冊 http://goo.gl/mEfcUW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Veuyg3

讀冊810x326.jpg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本讀懂人類圖    有許多學生問我,「了解自己的人類圖能讓我賺更多錢、變得更健康或擁有更棒的人際關係嗎?」
 
  嗯,沒錯,可以這麼說吧。人類圖保證能帶給你的與過往你曾聽說過的不同。而我可以向你保證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生而不同。人類圖指出五種能量類型*─顯示者(Manifestor)、生產者(Generator)、顯示生產者(Manifesting generator)、投射者(Projector)及反映者(Reflector)。各個能量類型創造和做決定的方式迥然相異,但這並不代表每一個人能得到財富、健康、良好伴侶關係和幸福的潛力就會有所差異。關鍵在於,每一個人天生的設計藍圖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我們對財富、健康、良好伴侶關係和幸福的定義各不相同。
 
奠立基礎
 
  某些人熱切追求和渴望擁有大筆財富,某些人則只要有空閒時間與所愛的人相處就能感到富裕。某些人極度希望尋得充滿成就感的工作,某些人則打從心底完全不想工作。某些人會成為運動選手,某些人則成為知識份子。某些人天生積極進取,某些人僅待在對的時間和地點,靜候神奇魔法自然施展。以上種種只不過是詮釋「成功」境界的各種可能樣貌,並無好壞之分。
 
  儘管創造成功的傳統方法在某些人身上非常管用,但對某些人而言,這套規則卻絲毫不見效。我們受到社會和制約化(conditioning)強大的控制,因此,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對成功的定義在社會標準看來,簡直是怠惰、軟弱、愚蠢,甚至是異想天開。當這條單一路徑無法到達你想去的地方,但你仍繼續行走其中,你只會感到挫敗、痛苦、倦怠和筋疲力竭。
 
  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但開創快樂和成功人生的方法卻是一體適用,這並不合理啊。世上所有人都具有價值和重要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能量藍圖及成功經營人生的獨特方法。對某人有效的方法未必適用於另一人。
 
  努力適應和採納社會對「正確」及「成功」的定義,其實都與能量脫不了關係。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社會的標準和價值觀、我們回應生命的方法⋯⋯ 全都取決於我們自身的能量場與另一個更龐大的集體能量場。人類圖表就是你個人的電路架構圖,它能告訴你哪種類型的能量是你天生就擁有,以及你從周遭環境吸收了哪些能量。
 
    當你了解真實自我與自身能量場的作用方式後,你就能找到幫助你走出集體能量場(社會化與外在制約)的內在權威。你或許會發現,社會看重的某些信念和能量與你一致,但在其他方面,你卻與社會的期望背道而馳。
 
  當今關於個人成長的內容趨勢宣稱,若你尚未經歷社會定義的「巨大成功」,這很可能是潛意識的信念、痛苦經歷,或你對「成功」的心態出了問題。我並不否認:你的信念、過往經驗和態度會影響你的成功標準。
 
然而,真正阻擋我們開創嚮往人生的障礙,往往是對「什麼是真正適合我們的」這問題的根本誤解。
 
  我們不接受適合自己的人生,反而用各種既定的方法和工具不斷衝撞,想試著否決掉那些你內在中其實知道自己要或不要的聲音。
 
  忘掉既定觀念、順從生命引領我們到該去的地方,這種想法乍聽之下有點嚇人。絕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缺乏對真實自我的深刻認識。我們的能量場受身邊人們影響,我們有時會分不清什麼是屬於我們個人的真理,哪些又是我們被囑咐的事實,因此往往會失去與真實自我的聯繫。
 
  我們擔心若讓「內在權威」掌管一切,或許就注定落得貧乏或孤獨的下場。我們不相信自己的內心指引,也奮力對抗成為自己主人的想望。假使我們過著「沒那麼成功」的人生,我們甚至會漸漸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大概不配擁有豐裕的人生。可是請別擔心,沒有人與生俱來或命中注定受苦受難或失敗。
 
  人生莫大的痛苦來源之一便是知覺自我與真實自我的脫離。這兩者間的差距愈大,就會產生愈多的不協調和痛苦。這種痛苦不是功能障礙,也不是「破碎」,這只是真實自我在告訴你,這裡有更多你還未察覺、屬於你的寶藏,但它的景貌也許與你的大腦所想的不同─因為它竟然更加美好。
 
  你愈是了解自己,就愈能開創真正適合你的人生。所以,讓我們從遊覽你的人類圖開始吧。
 
  若你還未取得你的人類圖,請至網站www.understandinghumandesign.com索取。

摘自《一本讀懂人類圖: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前,先讀懂自己的心靈地圖》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3314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人)12周打造NBA運動員體格──麥可喬丹御用訓練師超強閉門訓練課程立體封72dpi(野人)強者之道─麥可喬丹御用訓練師首度公開13條零極限成功心理法則300dpi

「我不是付錢接受你的訓練,而是付錢讓你不要訓練別人。」
──麥可‧喬丹

【作者簡介】
提姆.S.葛洛佛
NBA史上最負盛名的體能訓練師,在運動表現與潛能開發上也佔有國際性的權威地位。
麥可‧喬丹生涯唯一合作過的訓練師,是麥可成就六次總冠軍的公牛王朝與十屆得分王的輝煌成就的幕後推手,麥可退休後,科比‧布萊恩、杜恩‧韋德等球星迫不急待紛紛投入其門下。
一九八九年至今,他一直擔任攻擊訓練中心的CEO,他那傳奇性的訓練哲學,將優秀、投身奉獻於最終目標,以及「永不滿足」這個中心思想傳授給在世界各地擁有優異表現的菁英運動員、企業家與專業人士。目前在芝加哥從事教學與訓練。


《12周打造NBA運動員體格》
麥可喬丹御用訓練師超強閉門訓練課程
Tim Grover's Jump Attack
提姆‧葛洛佛◎著

麥可‧喬丹生涯唯一合作過的御用訓練師
獨家傳授偉大球星的私房訓練課程──「躍擊訓練」

「這是我為我的球員獨創的訓練方式,它會讓你知道跳躍與飛翔的差別。」
─提姆.葛洛佛

繼《強者之道》後,傳奇體能訓練師葛洛佛打造強者的最後關鍵;
一本讓籃球大帝麥可喬丹驚嘆,且不希望外傳的體能訓練寶典!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野人)正念療癒力72dpi (野人)自我療癒正念書-72dpi書腰-01

《正念療癒力》
八週找回平靜、自信與智慧的自己(卡巴金博士二十年經典增訂版)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REVISED EDITION)
喬‧卡巴金◎著

一行禪師王正旭(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浩威(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王進財(任林基金會董事長)、吳毓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周介偉(光中心主持人)、洪敬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陳映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夏瑞紅(作家)、鄭存琪(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熊秉荃(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一致推薦

【內容簡介】
●1990年出版,長踞Amazon分類榜超過20年的心靈聖經
正念減壓創始人卡巴金博士經典增訂版,全新上市●

★20多年來,不斷有人跟我說:這本書救了我的人生!

你有多久不曾單純地坐著、單純地呼吸、打從心底「真正的」微笑?
面對苦樂交融、悲喜交加的人生,
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正念」的開端,也是自我療癒的開始。
「正念」不是要你正向思考,而是真實體驗當下的每一種感受,
重新找回平靜、自信與充滿智慧的自己。

◎什麼人需要「正念」?
‧你剛開始修習「正念」卻一知半解,需要更多指引。
‧你奉行享樂主義,認為每一天都要及時行樂。
‧你長期與癌症、病痛、失眠或憂鬱纏鬥,感到身心俱疲。
‧你習慣評價他人、批評自己,總以偏見識人。
‧你認為人生像缺角拼圖般支離破碎,怎麼拼湊也不完整。
‧你害怕獨處,非得塞滿行事曆,填滿每一天的空檔。
‧你常吃飯聊著八卦、休息還想著工作,無法專注在眼前的事物。
‧你終日為了生活奔波,卻不知道所為何來,感覺人生無望。
‧生活壓力讓你喘不過氣,忘了感受自己真正的情緒,也學不會如何放鬆。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102佛陀的日日小頓悟72dpi  

《佛陀的日日小頓悟:累積每個小靈光,每天少一點煩惱,享受自由淡定的小幸福》

蘇曼那沙拉◎著

 

生命不需要標準答案,只要不斷累積「小答案」即可。
每個小小的靈光一現,都能幫我們化解一個煩惱或不安。
每日累積下的小體悟,終將為我們帶來發現人生真相的大體悟。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_246x164  

致中文版讀者
喬.卡巴金
二○一三年八月三十一日於美國麻州偉爾佛利特

好高興這本書現在有中文版了,而且是最新的增訂版。我非常感謝胡君梅用細心、專心與愛心來翻譯這本書。在台灣已經有一個很棒的正念減壓老師社群,也有一股很強的動能將正念帶入台灣社會的主流。
我衷心希望此中文版對你既實用又有趣。所謂的實用,我指的是希望這本書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多少能促進或催化若干的療癒和轉化,尤其是關於你如何面對壓力、疼痛、疾病,或任何你正在經驗的恐懼或失控。這一切未必需要成為沉重的壓迫或讓你感到好像快被淹沒了。如果我們採取一些方法,著手改變自己跟經驗的關係,即便內在或外在的情況一點兒都沒變,大幅的療癒和明智的行動亦將油然而生。當然,沒有什麼是固定不變的,最後這一切終將改變。然而話又說回來,對於所面對的一切,我們選擇跟它們採取什麼樣的關係,確實會帶來大大的不同。在我們最想轉身背對或最想要離開時,是否願意帶著覺察地迎接我們最不想面對的一切,這是導致不同結果最關鍵的因素。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_810x326  

【小編碎碎念】
有沒有常常為了需要在各種環境裡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到非常疲累?
在公司要做好員工/主管的角色,在家裡要當個爸爸/媽媽,面對另一半要扮演好丈夫/妻子。
甚至,可能你還要面對父母,做好孩子的本分。
這些角色之間的衝突,是否常常讓你喘不過氣?
白天在公司裡積悶的怨氣,又該如何尋求一個切換的開關?如何不把這一切帶回另一段關係裡......

學習面對生活中的角色衝突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1023正念療癒力72dpi  

《正念療癒力:八週找回平靜、自信與智慧的自己(卡巴金博士二十年經典增訂版)》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REVISED EDITION):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 Ph.D.)◎著

1990年出版,長踞Amazon分類榜超過20年的心靈聖經
正念減壓創始人卡巴金博士經典增訂版,全新上市

20多年來,不斷有人跟我說:這本書救了我的人生!

【書籍簡介】
你有多久不曾單純地坐著、單純地呼吸、打從心底「真正的」微笑?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教你不煩惱_826x300  

心能放鬆,人就能活得自在

一旦不想承認事實,心就會產生痛苦。
假設有人認為自己是有錢人,他若認為今後也會一直都是有錢人,情況會是怎樣呢?事實真相是我們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比方說因為股票而損失很多錢,身家財產全都賠光了會怎麼樣呢?不肯承認事實的人,搞不好會因此心臟病發作而死亡。能夠看清事實的人就會說:「啊!賠錢了。」不至於因而動搖、恐懼。
我們之所以會有煩惱、痛苦、精神問題,都是因為我們想違反自然的法則。
每個人都會死亡。
會消逝的事物總有一天會消逝。
青春也是無時無刻都在消逝。
一切都和電流、光流相同。你有辦法抓住光嗎?不可能抓住是吧!
能洞悉事物真相叫做「智慧」,當智慧顯現的同時,內心「渴愛、不滿足」的惡性循環自然會瓦解。
能夠到達這種狀態的人,就能夠視煩惱、痛苦如空氣般,不被擾亂,過著不隨之起舞的平靜生活。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