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22.JPG

是時候,為你的生活按下靜音鍵,來一場孤獨狂歡。

請收下這張將帶你踏上孤獨之旅的車票,

你的列車長是從不為孤身一人感到抱歉的叔本華,

讓他用一場盛大的寂寞,

挽救你分貝破表的喧囂心靈

 

亞瑟˙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

德國著名哲學家,出生於富商家庭。父親性格易怒憂鬱,後因溺水去世;母親是作家,與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壇名家熟識。近代很多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如尼采、華格納、托馬斯曼等,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叔本華哲學影響。他終生未婚,獨居終老,並且從不為自己的孤獨感到抱歉。

尼采:「他(叔本華)全然的孤獨,連一個朋友都沒有;然而在一與零之間,存在的是無限的永恆。」、「對德國學者來說,沒有比叔本華的特立獨行更能惹怒他們的了。」

哲學家叔本華化身厭世教主,用頹廢姿態帶你看破人生百態:

◎我們所有的不幸和痛苦幾乎都來自於與他人的交往,這種交往也破壞了我們內心的寧靜。

◎在這世上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而不是像傻瓜那樣靠得太近,灼傷自己

◎寧願獨處,也不要與叛徒為伍。

◎是結婚好還是不結婚好,這個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等於是問:愛情的煩惱會比生活的焦慮更為持久嗎?

◎這個世界和這種生活完全不是為了讓我們幸福存在而安排設計的。

 

孤獨的人並不可恥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

  毫無疑問,構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便是能夠自我滿足,感到萬物皆備於我,無所欲求,並可以說出「我的擁有就在我身」。亞里斯多德曾說:「幸福意味著自我滿足」,這句話值得反覆玩味。事實上,尚福爾[1]的絕妙警句也表達了同樣的想法:「幸福不是輕易就能獲取的東西。它只存在於我們自身,並不能在別處找到。」因為一個人僅能完全靠自己,無法放心地依賴任何人,而且與他人的交往中產生的重負、不便、煩惱和危險,不僅難以計數,也無法避免。

社會不允許個人成為真實的自己

人們往往誤以為通往幸福之路的方法,是追求世俗奢華的「上流生活」。但這般追求的全部目的,只是將我們悲慘的人生轉為接連不斷的享樂、快感和歡愉。這一過程不可避免地將會導致失望及幻滅,同樣伴隨而來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欺騙[1]

所有的社會團體都必然要求成員之間互相遷就和忍讓,這是它存在的首要條件。這就意味著,一個群體的規模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歡孤獨,那麼他也不會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他獨自一人時,他才是真正自由的。拘謹和約束在社會中始終存在,就像影子一樣無法擺脫。一個人的個性越獨立,就越難承受與他人交往時所做的犧牲。一個人對孤獨的喜愛、忍受或逃避,與他個人的價值成正比。可憐的人在獨處時,會感受到自己全部苦難的重擔,而有智慧的人則享受這種孤獨的崇高和偉大。簡而言之,每個人都將成為他自己。

(野人)孤獨通行證_書封_立體72dpi.jpg

博客來 https://bit.ly/2sPTIrC
誠品 https://bit.ly/2HElr8P
金石堂 https://bit.ly/2HElyRN
讀冊 https://bit.ly/2RUkCxu

[1]正如衣服遮蔽了我們的軀體,謊言也為我們的心靈蒙上一層面紗。面紗始終存在,只有透過這層面紗,我們才能猜出一個人的真實想法。就像透過衣服的大小,可以判斷出一個人大致的體形一樣。——原注

 

[1] 尚福爾(Nicolas Chamfort1741 1794),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劇作家,以其詼諧的諷刺和格言聞名。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孤獨通行證 叔本華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