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花園645x234.jpg

文●賴伯威

在多年的四處漂泊中,不斷有這樣的錯覺:

「故鄉」與「他鄉」的界線模糊到幾乎不存在。哪裡是歸處?哪裡算是歸處?回家,感覺只是另一場旅行,沒有「故鄉」與「他鄉」的分別,與其說是台灣人,不如說更像地球人。

多年來,走過、工作過、生活過台灣以外的許多城市,回到故鄉時,才能換一種類外來者的視角再一次認識自己熟悉的城市。有感於台灣文化資源依然尚待挖掘、與同時認清我們唯一所擁有的,便是家中的敝帚,然而自珍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

因這樣的文化自覺,嘗試用建築人的專業,去重新解讀、記錄,透過這108 種不同的台灣都市環境與廟的結合關係呈現台灣都市最具特色的那一部分給世界。

這是回到故鄉才能開始的事!

違建意外成為都市奇觀與基因

回溯這個念頭的觸發點,那是2010年,我參加當時任職的上海AECOM環境規劃公司主辦的台北萬華工作營中,偶然地發現了萬華水簾宮,此廟與其說是「夾」在環河南路橋下與環河快速道路下的河堤牆之間,倒不如說「寄生」在橋下與河堤牆間。面對這樣的現象,我心想:若說這不是違建,那什麼算違建?但它卻如此堂而皇之地「不合理」地存在著。再細細探究,像水簾宮這樣的違建廟比比皆是,它們因應社會變遷而瘦身變形、因神明「指示」而改變路況地貌、因居民「想要」而有保留的理由⋯⋯

違建的形式多元而有創意,似乎成了台灣都市識別度最高的「都市性狀」─台灣都市地景的基因。

不是尋找「為什麼」,
只在記錄「是什麼」

2013回台後,我成立了WillipodiA 都市研究團隊,和一群同好、學生、台灣人、外國人、朋友的朋友、九典事務所的同事⋯⋯開始漫長的「寄生之廟」都市觀察記錄。這本書記錄的核心是以廟為載體,然而廟的故事與歷史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們依然存在的當下,記錄著這時代的需求與都市周邊紋理。

此研究紀錄的起點,我或多或少都受到兩位前輩的影響,一是在波士頓留學時的老師,塚本由晴的著作《東京製造》;二是在上海工作時,亦師亦友的同事,筱原寬之的研究《城市自訂車》。在台灣WillipodiA團隊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收集「寄生之廟」案例、描述寄生狀況、命名、分類、編目與繪圖。我們不著重找出這些廟存在的普遍性宗教解釋,而是關注於廟體存在現象與事實的個別性與獨特性。我們嘗試將在台灣四處蒐集來的廟─如寄生生物一般的寄生之廟,建立如生物分類般的分類總表與其在水泥叢林中廟的演化。

過程中也發現,許多新一代在都市中的廟已逐漸往「只具有廟的功能,而不具備廟的外形」演化,至少不再是我們傳統上所認知廟的外形。但受限於有限的人力物力,在108 種台灣寄生之廟的種類中我們只能挑選了36種外加一個特別的混合案例放進此書,很多精彩有趣的廟不免成為遺珠。

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是換一個視角或觀點看這些廟與這些城市切片,而是從先換一種表達方式切入,透過這樣的解讀與詮釋,去表達存在這塊土地上的事物與現象依然可以有其深度與代表台灣的獨特性,如《清明上河圖》曾經還原宋代都市般,這些紀錄圖紙是台灣當今都市型態與生活樣貌的浮世繪。

記錄本身即為價值。

回歸現象本身已存在的事實

無論寄生之廟算是城市之美還是城市之醜,我們都覺得應該跳脫表象的美醜,回歸到「現象就是現象」,因其無可否認「已存在」的事實,它呈現的是所有不合理的事件與不合理的因子加總後得到的最合理結果。

我們的關注的不是現象背後的本質,而是現象本身。

不追究其原因、原理、原則,只因記錄從而知道:
這樣的文化
這樣的經濟
這樣的社會
這樣的環境
這樣的政府
這樣的人民

林林總總加起來得到的就是:
這樣的城市
這樣的現象
這樣的結果

「寄生之廟」為「往生之間」、「重生之路」這三本書中的第一本。謹以此書,喚起我們自己對日常生活周遭環境的觀察與重視,特別是那些視而不見或習以為常的部分。

就好比這些一直存在你我身邊的寄生之廟。

再一次重新地
認識台灣

感謝一路走來所有付出的人

------------出自《寄生之廟》作者序-----------------

台灣都市夾縫中的街廟觀察,
適應社會變遷的常民空間圖鑑

寄生之廟
賴伯威、WillipodiA都市研究團隊/著
─中英對照‧精裝─

博客來 https://goo.gl/Qx7DXr
誠品 https://goo.gl/cqotCF
金石堂 https://goo.gl/6jL4mj
讀冊 https://goo.gl/SnAUks
讀書共和國 https://goo.gl/5cE2uT

(野人)0NTS1011寄生之廟_書封-立體72dpi.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