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誰抄誰_立體書封_72dpi

誰抄誰?西洋名畫的對照、剖析與探源(手工拉頁精裝)
卡洛琳.拉霍許 著

橫跨數世紀,重現藝術大師的靈感與對話!

法國藝術類暢銷作家Caroline Larroche與
法國國立美術館聯合會合作出版
法蘭西藝術院院士Patrick de Carolis專文推薦!

不必強記流派,不必熟知年代,
從畫與畫的對照中自然搞懂西洋藝術史!

【全書精美手工裝幀】以開門雙拉頁、浮貼折疊海報等手法,使畫作大尺寸呈現,方便讀者對照!

裝幀

楊尹瑄(成功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專業審訂

王雅倫(成功大學藝術所副教授)、邱建一(藝術史學者)、高千惠(台南藝大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客座教授)、陳貺怡(台藝大美術系系主任)、黃才郎(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教授)、鄭治桂(台藝大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謝哲青(藝術史學者、節目主持人)、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誠摯推薦(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內容簡介】
藝術大師的創作靈感從哪來?
偉大如米開朗基羅,素描的靈感來源仍得自喬托的溼壁畫;
如果沒有塞尚,畢卡索就畫不出《亞維儂的少女》;
以肖像畫見長的提香,作品中依然可見百年前范艾克創作的影子……

繪畫史上的名作,為何總有似曾相識之處?到底是誰抄誰?
梵谷從不避諱對米勒的崇拜,甚至多次模仿米勒畫作;
早在達文西《最後的晚餐》之前好幾十年,就已有畫家利用透視法創作了同一主題;
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下筆時其實不斷「參考」拉斐爾的傑作……

藝術創作就是重作,就是改造、致敬、扭曲、批判或諧仿前作?
藝術本身就是不斷的「形式再造」,以形式替換形式,
也就是傳承、再現、反動、違抗前作並啟發新作,
而整部藝術史,就是持續更新前人的作品所寫成的。

然而,如果題材或技巧參照了別人的作品,這樣的創作還具有獨創性嗎?
藝術家真能完全擺脫前輩的影響,與他人之間無所關聯嗎?

作者針對這些問題作了廣博、感性又不失幽默的調查,
從數百件藝術作品當中抽絲剝繭,
帶領我們穿梭於不同年代,欣賞這條美的道路。
全書分成46個篇章,藉由200多幅名畫,以前所未見的角度切入西洋藝術史。
取「影響之下的繪畫」為主軸,
橫跨15至20世紀的相同主題畫作「之前/之後」對照中,
聽見畫家透過繪畫進行引人入勝的對話,觀察到作品間令人稱奇的血緣關係,
使讀者能自在優遊於這些充滿了互動、對照、共鳴或
衝突的藝術作品之中,自然而然理解藝術史的流變,
輕鬆進入西洋繪畫的繽紛世界。

【本書特色】
◆精美手工裝幀,以開門雙拉頁、浮貼折疊海報等手法,讓畫作擺脫書本限制,大尺寸呈現!
◆專業評析!法國國立美術館聯合會合作出版,法蘭西藝術院院士Patrick de Carolis專文推薦!
◆跨時代同主題作品並陳對照,一眼看懂傳承系譜脈絡。
◆不必理會年代順序,想從哪篇開始讀就從哪篇開始,輕鬆進入西洋藝術世界!
◆搞不清楚風格流派沒關係!藉由作者的引導,不知不覺學會觀察構圖、用色、筆觸,也能一眼看懂歷史、肖像、風景或靜物等繪畫類型的流變,進而通盤理解西洋藝術史的演進!

【特色裝幀】
三件作品對照:將一幅大師創作與其他兩幅相關作品並列,讓人一眼看懂傳承的系譜脈絡。
雙拉頁作品組:不論是自畫像、維納斯、靜物還是聖母子像,完整呈現同主題畫作的演變。
折疊海報裝幀:將分析主題中的大師作品以海報大小呈現,能清楚看到畫作細節。

【作者簡介】
卡洛琳.拉霍許 Caroline Larroche
藝術史學者,法國藝術類暢銷作家,專長為十九世紀、二十世紀西洋藝術史。曾任奧塞美術館研究員,之後轉法國國立美術館聯合會,負責出版部門,同時間也為《美術雜誌》等媒體和畫廊撰寫藝術評論文章。多年後辭去職務專事寫作,與藝術愛好者分享她對影像及文字的品味,不只為成人而寫,也為孩子而寫,著有多本膾炙人口的藝術相關著作。

【摘文】

前言 誰抄誰?

開宗明義,這本書講的並不是所有年輕畫家或美術學院學生在學藝過程中,為了訓練觀察力、熟悉線條與色彩技巧所作的必要練習:臨摹大師作品這回事。這本書的主軸是連繫不同時代、不同世紀畫作之間的傳承。雖然西方藝術史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就不斷革新形式,持續演進,且這些史上有名的革新多在當時造成轟動與醜聞,但是藝術史其實最主要是透過各時代與各種風格不斷更新前者而寫成的。法國作家馬勒侯(André Malraux, 1901-1976)在《沉默之聲》(Les Voix du silence, 1951)中也說:「藝術以形式替換形式」;這個由既存基準衍生而出、不間斷的形式「再造」,可說就是藝術本身。如同羅馬人消化吸收希臘藝術,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也將古代藝術當作養分,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觀察和說明這個現實世界──一個他們帶著對所有領域求知的渴望、自由的精神與對完美的追求,而參與其中的新世界。從那個時候開始,藝術家就沒有停過,追隨著席捲全歐洲的前輩大師,在這個「未來願景」中留下腳印,不斷打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語彙。對所有創作者來說,創作就是重作,重點是要跟上時代腳步,又或者,借用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在《眼與心》(L’œil et l’Esprit, 1960)裡的說法:「如果沒有一幅畫可以窮盡所謂繪畫,甚至沒有任何一幅作品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完成,那麼每件創作都是在改造、頌揚、重新創造與啟發所有其他作品。如果創作並非一種完成,那麼不只是因為它跟一切事物一樣會成為過去,也是因為創作就是不斷的新生。」

本書採用的方式,不是在二幅,而是三幅作品之間建立關係:以一幅大師作品為中心的某種「之前/之後」(這裡提及的作品以繪畫為主,不談攝影及裝置藝術,雖然從一九六○到一九七○年代之後的藝術家常常喜歡選擇這兩種表達形式,用來改造歷史上的重要畫作)。這些「三件式」作品,絕大部分精選自法國及國外各大美術館館藏,它們之間的血緣關係有幾項選定基準:包括表達的主題、選用的形式(構圖、空間及光線的處理、色彩、筆觸、線條等),以及類型的概念(歷史畫、肖像畫、風俗畫、風景畫、靜物畫)。我要強調這些關聯通常都是正當合理的,意指畫家坦然承認選擇前輩的作品來當參考,也就是說他以前輩為楷模,但同時互相較量──讓人想到安格爾狂熱崇拜拉斐爾,馬內讚歎西班牙繪畫,塞尚聲稱想要「重新探索普桑的自然觀」。在這麼做的同時,若一個畫家表現出跟前輩同等的技巧,證明自己的技藝,對他而言其實是將自己當作繼承者,走在前輩於他的時代所追求探索的道路之上,研究相同的問題,嘗試了解他的直覺,並且企圖超越。或者僅僅想以自己的方式向前輩致敬,又或者──這就是二十世紀藝術家的創意了──加以扭曲或違抗,從淘氣挑釁的滑稽模仿到激進的批判,用意在徹底推翻美術館裡那些被視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名作。譬如法國藝術家馬夏爾.黑斯(Martial Raysse)攻擊安格爾著名的作品時高聲宣稱「美,是壞品味」,甚至塞尚在他的時代已經說過要把羅浮宮燒掉這種話,他卻也不斷在羅浮宮的展覽室之間流連……。這個血緣關係也可能是主觀的。當作為觀者的我們覺得某些作品看起來互相呼應,而相信它們之間有關係,即使這些畫作並不屬於同一個藝術流派,在歷史上也沒有什麼互相影響的證明。

在這些「之前/之後」當中,這個互相干預、拉近、共鳴,有時並不和諧的遊戲中,哥雅、馬內與馬格利特的「陽台」當然都不能缺席,還有畢卡索的幾個「變奏」。我也會告訴大家,達文西在畫《最後的晚餐》時有沒有什麼創新,還有哪個畫家膽敢對這幅文明瑰寶提出異議?達利選擇了哪個大師的作品來扭曲,是法蘭契斯卡還是拉斐爾?卡拉瓦喬把玩牌的人畫成作弊者時是給誰作了示範?對哪些畫家來說,「藝術家在畫室」的圖像被當作一種理念宣示?培根又是如何從兩個最偉大的色彩魔術師那裡取得靈感,表現在同一幅畫當中的?第一個揮灑斑斕色彩來描繪臉部的畫家是馬諦斯、畢卡索還是雅夫楞斯基?庫爾貝是怎麼跟弗列德里希以及惠斯勒扯在一起的?為什麼馬格利特、瓊斯跟布達埃爾三個人都輪流玩起「迷魂效果」(trompe-l’esprit,指故意擾亂觀者心智的繪畫手法)?畢卡索和馬諦斯是如何師法塞尚,且彼此擦出火花?哪幅畫在夜間咖啡的時刻連接了莫諾里跟梵谷的?漢泰填滿與留白的遊戲又是在呼應誰?……這些只是幾個例子。

這條繪畫之路上,也不斷出現好幾組畫,都是藝術史中恆久不衰的題材:自畫像,大部分畫家都嘗試過這個面對自我的題材;靜物,先是在荷蘭黃金時期表現得非常出色,隨後在大西洋兩岸被用來描繪現代消費社會,甚至從中衍生出帶著死亡寓意的虛空畫(vanités);還有側臥的裸女,這個繪畫史上的關鍵形象,無以數計的例子就像是個集體接龍遊戲一樣,讓每位大師都忍不住想要湊上一手;其他如聖母子像,當然還有傳奇的蒙娜麗莎,繼杜象的顛覆之後,其仿作已經自成一個類別。至於,牠們擅闖這本書,正如牠們入侵繪畫一樣,除了滿足畫家視覺的愉悅,也因為畫家鍾愛牠們神祕又唯我獨尊的自由來去。而所有(擅自)援引前代藝術的畫家也和貓一樣,標榜創作的自由,藉以創造屬於他們的「現代性」。

現在輪到你進入這二百多幅相互影響的畫作世界中,透過這本書聆聽它們之間的對話。拉頁的設計讓讀者可以直接閱讀裡面的內容,不一定要理會歷史年代的順序。我們希望藉由這種設計來讓這些對照更有趣、更容易理解,就像是散步時我們偶爾也會想要走走別條小徑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