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_170  

當一個華人媽媽看到一個日本孩子,會有什麼樣的衝擊與省思?同樣身為東方人,日本的街道為什麼比較整潔,日本的孩子為什麼比較有禮貌,日本人為什麼比較遵守社會規範?此書以生活化的例子,清楚呈現中日教育觀念的差異,並且提出既簡單又實用的教養建議。

【摘文】

規矩比成績重要
──讓孩子從小事養成習慣

日本的孩子吃飯時,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好,將盤裡的食物吃乾淨,父母不太需要分心照顧他們。在華人社會,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孩子吃飯時即使不吵鬧,父母也必須先照顧孩子,等孩子吃完下了餐桌,父母才有時間吃飯。這一切,或許都是由於日本人重視規矩,從小教育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


「簡寧,張小玲,吃飯了!」
「好的,來了!」
我們都在餐桌上就座後,才發現靜子與樂樂還沒有坐下。
「靜子與樂樂都快點坐下吧!」見兩個小傢伙還在忙著端菜,我有些不好意思。
「沒關係的,我們等一下就來。」
菜全部上桌後,吳麗、靜子與樂樂一一坐下。
「大家別客氣,快點吃吧。尤其是簡寧,入鄉隨俗,我就不幫你夾菜了,自己來吧。」
望著滿桌中日合璧的飯菜,我早就食欲大開了,但在兩位男士與兩個孩子面前,我提醒自己必須注意吃相。我拿起筷子,慢慢地伸向餐桌上那份色香味俱全的沙拉。
「阿姨,那我就不客氣了,先吃了。」靜子向吳麗打聲招呼後,開始吃飯。
「媽媽,那我也不客氣了,先吃了。」即使在自己家,樂樂也像靜子一樣彬彬有禮。
「在自己家也這麼客氣?」我再次大感吃驚,一般孩子早就搶著夾自己愛吃的菜了,有些孩子還會用手去抓,甚至有些父母早就幫孩子把愛吃的菜夾到面前的小盤子裡了。

●「俗話說『不成規矩,難成方圓』。讓孩子注重餐桌上的禮儀,其實是讓孩子形成一種規則意識,習慣去遵守一些必須遵守的規矩。」看我這麼吃驚,張小玲解釋道。●

「呵呵,飯後咱們再慢慢聊,現在快點吃飯。簡寧,下次再來的時候,我讓你嘗嘗樂樂的廚藝。」
「啊?你準備送樂樂去學廚藝?」我再次大驚小怪地看著吳麗。
「是啊。日本有很多專門為孩子辦的廚藝培訓班,其目的是培養孩子愛做家事、愛勞動的好習慣。」
「在華人社會,倒是美術班、珠心算班、書法班的廣告滿街飛!」
「吃飯,吃飯!淺野先生,真是不好意思,這些女生話真多!」李平見我們幾個女人只顧著說話,連飯都不吃了,便出聲打斷我們的談話。
「沒關係的,大家開心就好了,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淺野先生呵呵笑著。

◆從餐桌和地鐵學禮儀

不一會兒,除了淺野與李平,其他人都吃飽了。兩個孩子都把餐盤裡的食物吃得很乾淨。據說在日本,去朋友家做客,把自己面前的東西吃完是對主人的一種尊重。
這一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整個過程中,兩個孩子十分安靜,父母不太需要分心照顧他們。這又讓我開了眼界。在華人社會,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兩個孩子在一起吃飯時,即使不吵鬧,父母也必須先照顧孩子,等孩子吃完下了餐桌,父母才有時間吃飯。哪有像這兩個孩子這樣讓人放心的?
這一切,或許都是由於日本人重視規矩,從小教育孩子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結果吧
「日本的父母從何時開始培養孩子守規矩的觀念呢?」飯後,我問張小玲與吳麗。

●「應該是六歲左右吧!六歲之前,日本人會讓孩子明白自己應負的責任與義務。之後,就會對孩子進行規矩教育。這些規矩很多,且因時因地而異。大多數規矩都與禮儀有關,例如要求孩子對別人要有禮貌。同時,也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讓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行為,謹守社會規範。」●

或許是前一天晚上沒睡好,吃完飯後,我開始猛打哈欠。
「簡寧,來日本之後,還沒有去逛過街吧?」吳麗問。
「昨天去張小玲家,今天來你家,哪有時間逛街呀!」
「那麼我們下午一起逛街,讓李平與淺野下棋,怎麼樣?」
「好啊,可是靜子和樂樂怎麼辦呢?帶他們一起去嗎?」
「問一下他們囉。靜子、樂樂,你們想要在家玩,還是和我們一起去逛街?」
「我們要在家玩!」兩個小傢伙異口同聲地說。
「好,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告別兩位男士,我們三人出了門。
「我們要開車、坐地鐵,還是坐計程車?」下電梯時,張小玲問。
「開什麼車,走走多好,既環保又健康,再說從我們家坐幾站地鐵就到東京比較繁華的地區了。我們可以搭地鐵去新開的一家商場,聽說那裡的東西很便宜呢!」
「好,坐地鐵,看看日本的地鐵與家鄉的地鐵有什麼不同!」我興奮地說道。
「好,我們就坐地鐵吧,日本的地鐵很棒!」吳麗開心地附和。
張小玲、吳麗與我一路晃悠晃悠,走了約十分鐘就到了地鐵站入口。進地鐵排隊等待,不到三分鐘,一輛列車就呼嘯而來。跟著其他人上了車,才發現車上的人不多,我們三個找到了座位,先坐了下來。
第二站應該是一個轉乘站,上來了很多人,有帶孩子的家庭主婦,有打扮得體的上班族,有奇裝異服的年輕人,有面容沉靜安詳的老人。每個人都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沒有一個向前推擠。
「咦,都說東京是一個生活節奏很快的城市,我怎麼看不出他們有多快啊?」
「什麼叫快節奏?非得在地鐵擠得要死,上下班時公車堵得要死,才叫快節奏嗎?」
「簡寧,如果你在東京待久一點,就會發現這是一座非常有秩序的城市,人們在這裡有條不紊地生活著。不僅是東京,日本其他城市或鄉村也是這樣。」
「為什麼?」
「因為日本人很遵守公共秩序啊!」
「這就是說,日本人很有自覺吧!」
「確切地說應該是日本人重視規矩。在他們看來,孩子守規矩比考高分更重要。因為只有養成遵守社會規範的習慣,孩子將來進入社會才能變成守規矩的人。唯有大家共同遵守規範,整個社會才會井然有序。所以,日本父母非常重視培養孩子遵守社會規範的意識。由於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孩子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會遵守公共秩序。」

◆教養鐵規則3:守規矩懂禮貌,要從生活小事教起

到了下一站時,我們身邊站了一個帶著小男孩的媽媽,小孩大約四歲左右。我不由自主地起身,想把座位讓給孩子。
孩子的媽媽大概看出了我的動機與目的,只是對我笑笑,依然拉緊孩子的手。
「簡寧,坐下吧,在日本不用讓坐給孩子。」
「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出了危險怎麼辦?」

●「有兩個原因。其一,你看,我們這節車廂有四個孩子,不論是站著或坐著都很安靜,沒有亂跑亂動的,這是因為從小父母就教育他們在公車或地鐵上要守規矩,不能亂動。其二,日本人認為,讓孩子站著,可以從小鍛鍊孩子的堅強毅力。」●

「現在不是都說要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嗎?日本父母卻給孩子定了這麼多規矩,真是難以理解。」
「沒什麼難理解的。等一下出地鐵,你就能發現守規矩的好處了!」吳麗道。
地鐵快到站時,前一節車廂有個四十歲左右的日本女人,突然神情激動地走到一個正在抽菸的美國男人面前,用英語哇啦哇啦說了一大堆。由於他們對話的速度很快,從小就沒好好學英語的我,就像聽天書一樣不知所以然。
「吳麗,他們在說什麼啊?」
「呵呵,到站了,下車再說。」

隨著出站的人流,我們向出口處移動腳步。
「剛才發生什麼事了?」我依然對剛才的事很好奇。
「那個女人說,你不是小孩子,應該知道要有公德心吧,請熄掉你的菸!那個男的趕緊道歉並把菸熄了。」吳麗對我耳語道。
「這樣啊,要是在華人社會,那個女人肯定會被別人當成愛管閒事的歐巴桑!」我不以為然地說。
「噓,小聲點,說話別那麼大聲。」張小玲提醒。
「為什麼?」
「這是公眾場合。」
「公眾場合?」我前後左右看了一下,人們都是低著頭一路走來,很少有人在說話,更沒什麼人大聲喧嘩。
於是,我也像其他人一樣安靜地向前走著,耳邊傳來一陣陣噠噠的皮鞋聲,那麼清晰又那麼整齊。
儘管出站的人很多,卻一點也不感到擁擠,更沒有亂哄哄的感覺。日本的地鐵,果然非常不同。

或許這個不同,真的與日本人的守規矩有關。
看來,回國後,我也要培養小強守規矩的觀念了。
首先要制訂家規,包括:
1.家裡來了客人,一定要打招呼,對客人要有禮貌,而且不能說謊,不能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2.坐公車或地鐵時,要好好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能亂動,不能大聲喧嘩,不能搶座位;沒有座位,就要安靜地站在媽媽或爸爸的身邊。
3.一天只能看一個小時的電視,每週只能玩半個小時的電動。
4.中午一定要吃飯,否則一星期不能吃零食。
5.一定要按時睡覺,睡覺時一定要記得關燈……

●先讓他從小事做起,而且要一件件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