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與痛的邊緣徘徊

塑膠-編輯手札/ 野人文化總編輯 張瑩瑩


我在2010年10月底簽下這本書的中文版權,當時英文版原版還沒上市,台灣也未曾爆發塑化劑事件。

事隔半年多,因為塑化劑事件層層爆開,不斷延燒,這本書的一小部分內容,也透過媒體的大肆報導,開始廣為流傳。原本我還很擔心,像DEHP、環境荷爾蒙、雙酚A這類專有名詞,會不會嚇倒讀者。當然現在這些都已不成問題了。但接著我又開始煩惱,到底有多少人想看塑膠的歷史,或者應該說,想看人類和塑膠的戀愛史。

然而,上市前和書店通路溝通時發現,這也不是問題,問題反倒出在「A Toxic Love Story」(有毒的愛情故事)這個副標上。意見很分歧,正反都有:會誤以為是一本小說、不知所云、有低俗化的嫌疑、很有趣、會引人好奇(及遐想)……,當然,也有人和我一樣,對這個副標一見鍾情。

人與塑膠之間的關係,也是從一見鍾情開始,接著便一發不可收拾,陷入了世紀熱戀之中。塑膠舖天蓋地而來,取代了我們過往情人(木材、玻璃、金屬和許多面臨枯竭的自然資源)的地位。低廉的價格、用過即丟的設計、材質特性的無限可能,甚至讓我們習慣了更誘人的「一夜情」關係,習慣不斷更換新品,讓這個情人家族全面入侵我們的生活,直到無所不在。

終於有一天,驚覺這個情人有毒!

想分手,才發現已經上了癮。

手機、電話、電腦、馬桶、牙刷、原子筆、汽車、玩具、電視機、寶特瓶、保鮮膜、打火機、信用卡、針筒、輸血袋……,環顧四周,伸手所及,食衣住行中哪一樣沒有塑膠?作者用非常吸引人的筆法,帶我們從歷史的脈絡中,四處尋訪這段戀情的發展歷程,為我們講述一段又一段精采(且複雜糾葛)的故事。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塑膠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材料革命,影響所及,小自許多物品的零件和外殼,大至改變了人體的基本化學組成、人類的物質文明、全球的社會經濟體系,可說既深且廣,無所不包。同時也認清了一件事實:我們無法和塑膠分手了事,與其一味的反對或畏懼,不如深入了解並小心使用,更需要積極投入永續化的努力。

「我比以前更能欣賞也更憂心塑膠的存在。」這是作者在Amazon專訪時,表達寫完這本書之後的感受,也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前陣子終於忙完《塑膠》這本書後,我抽空觀看了上海京劇團的劇碼《成敗蕭何》,最後那句台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敗豈能由蕭何?」讓我不禁想加以套用:「成也塑膠,敗也塑膠,成敗豈能由塑膠?」

決定如何製造塑膠、如何使用塑膠的人,還是我們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