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2.JPG

小紅孩 【推薦序

讓孩子在自然中快樂學習

文 ◎林耀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我接觸過許多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普遍都反應:「在自然中活動既無聊而且充滿危險。」孩子之所以會這麼認為,除了活動引導者在活動設計上需要不斷自我覺察與改變外,部分原因是長久在都市水泥圍牆的層層隔離下,已導致他們逐漸喪失了與自然連結的本能,不知道如何在充滿驚奇的自然中找到樂趣,而寧願將自己鎖在舒適的冷氣房,從冰冷的螢幕框框裡尋求虛擬世界的自信與滿足。

還有部分原因則是來自媒體的過度渲染,很多視頻節目不斷在暗示中自然環境所潛藏的危險,似乎把自然描繪成危機四伏的戰場,固然對許多野生動物而言,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與壓力未曾稍減,但這也是生物鏈中很自然的現象。以人類位居生物鏈頂端的位階,幾無天敵,所謂的危險生物均非以人類為掠食對象,會發生攻擊行為,充其量只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罷了,只要不做出莽撞侵犯的舉動,通常彼此皆能相安無事。

父母的不安全感也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我曾經帶領一群孩子到野地,在一處綠草如茵的草原休息,我脫下鞋子,也請孩子打赤腳跟我到草原追逐玩耍,其中有個孩子不願意脫鞋,我問他原因,他說:「媽媽告訴我,野外會有玻璃碎片、釘子、尖銳的石頭和紅火蟻,不准打赤腳,否則你會受傷。」當時我浮現一種無奈的感覺:「孩子真是讓大人給嚇大的……」因為家長自身的不安全感也同時侷限了子女探索世界的範圍。我們一方面埋怨這個世代的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缺乏獨立自主的精神,卻又不願鬆手,讓他們在未知的環境中闖蕩、體驗、學習,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本書作者理查.洛夫建議在野外要鼓勵孩子去「注意」,教導他們如何克服恐懼,而不是「要小心」。我們在野外活動中,其實也從來沒有遇過任何生物讓我們感到恐懼,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幫助孩子學習判斷,例如,在岩石上爬的時候,絕對不能將手伸進沒有檢查過的石縫中,只要對自然的運作多一點觀察和覺知,是可以很容易避開危險的。

我也頗認同書中所說:「給孩子們機會去體驗『控制中的冒險』。」當父母陪同子女在野外徒步旅行的時候,讓他們跑在前面,父母則故意落在後面,刻意保持在只能看見和聽見他們的距離,讓他們擁有足夠的自由深入自然探險,並從而建立自信。我兒子從小也經常陪著我到野地觀察,通常我會為了拍照而停留,兒子沒耐性就獨自忽前忽後的觀察他感到新鮮的事物,但總會保持在可以看見我的距離,那是孩子為自己劃設的安全距離,我根本無需擔心。直到他發現新奇的生物時才會呼喚我,但我並不想教導他太多知識,而是引導他透過觀察去思索:「這真是好美的蟲子!你為何會欣賞牠?牠的獨特之處是什麼?牠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牠究竟在做什麼?周圍還有什麼生物與牠的出現有關?……」孩子發現自然的喜悅是必須被重視與肯定的,因為那是保持好奇與發展探索觸角的原始動力。

理查.洛夫是美國知名的青少年發展議題研究者,對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身心靈狀態和外顯行為都有很獨到的洞察,同時基於對自然的熱愛與關懷,為重建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連結,書中也提供了許多精闢的解析和深富價值的解決方案,絕對值得為人父母、教育工作者和關心孩子與整個社會未來趨勢的人細細品讀。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林耀國林耀國簽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