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野人)漢代琅華照寒煙_72(書腰).jpg

 漢賦和樂府詩就像古老的情書,至美、深邃、感傷。
 又像是一個朝代的情感庫藏,蘊含不可言說之美。
 情至酣處,濃烈得讓人不忍回眸。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若問兩漢兮興廢,回首遙望兮洛陽。

 《漢代琅華照寒煙:漢賦與樂府詩》
 作者:聶小晴
 出版日期:10月3日

 

一生何不通透
生命有許多種選擇,這些人將賭注押在人世之道上,
他們有著內心的清明和崇高的自我追求,
也有著隱諱難言的苦衷和密不得宣的心事。
就像世人對他們的看法,是贊許還是誤解都不重要,
待到水清之時,自是一切清明。

從容淡定名大家:才女班昭

有一個女子,她深明大義,學識淵博,曉以大義,鞠躬盡瘁,以女兒之身成就男子偉業,她是《漢書》撰者班固的妹妹,班昭。班昭名姬,字惠班。或許是耳濡目染的緣故,班昭成了當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女歷史學家,輔助班固完成《漢書》最後的收尾工作,完成了這部歷史上的巨著鴻篇。

漢朝人都很敬仰班昭,這名女子雖是巾幗,卻絲毫不讓鬚眉,至今還有記載寫道,金星上的班昭隕石坑就是由班昭的名字而來 。

班氏家族學識淵博、枝繁葉茂,是漢朝當時有名的詩禮之家。家族富裕顯貴、人才輩出,但這既是幸運也是不幸。班昭的哥哥班超出使西域,離開家園一走就是三十年之久,希望能夠落葉歸根的班超寫信給朝廷,希望可以體恤他的一腔愛國熱情讓他回國,卻無人理會。班昭立即給皇帝上書一封,為她的哥哥求情,字字句句令漢和帝讀後為之動容,將班超接回中原。

妾竊聞古者十五受兵,六十還之,亦有休息不任職也。緣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萬國之歡心,不遺小國之臣,況超得備侯伯之位,故敢觸死為超求哀,匄超餘年。一得生還,復見闕庭,使國家永無勞遠之慮,西域無倉卒之憂,超得長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

─《班昭上書》班昭 

這是《班昭上書》的最後一段,可以看出班昭的才情非凡。雖然班超回來不久後就病逝了,但班昭為兄求情一事還是流傳了下來。一流的才女即使歷經歲月變遷,她與生俱來的氣質也會像檀香木的香味那樣經久不衰。親人的離去對班昭來說是個打擊,班固死於牢獄之中,班超死於憂鬱之中,對於班昭來說,世間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座難以負荷的大山一樣讓她無法喘息。

但誰又能想到,這個弱女子憑著柔弱的身軀,在歷史上寫出了一幅氣勢恢弘的篇章。和大多數出身高貴的女子不同,班昭雖然養尊處優,卻從來不是一個嫁人後就僅僅相夫教子的平凡婦人。在班昭十四歲出嫁之後,未曾放棄過對學問和歷史的鑽研,以至於後來她的才情被漢和帝知曉,讓她編著史書。

班昭在班固死後接過未完成的《漢書》,這個舉動可以看出班昭的不凡素質。果然,班昭沒有辜負班固的期望。她收集史料,將缺漏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補充完整,雖然過程艱難,但最終她還是將《漢書》編著完成了,即便如此她也絲毫不邀功,完成的《漢書》後依然只有標上班固的名字。

此外,她曾編寫一部《女誡》,裡面包括七部分內容: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這是一本用來教導班家女兒的私家教科書,但沒有料到的是,這本書竟然會被一些世家爭相傳抄,後來竟然風行全國,成為閨中之女必讀的一本書。而這本書中所講的正是教導女子如何在這個男權的社會裡,躲在男性背後,犧牲自己使這個男權社會運作得更加靈活。

班昭可以說是古代女子道德的典範人物,她恪守婦道,而且凡事都從不抱怨。班昭是否信仰上天,後世已經不得而知,不過從她的為人處世、行文走筆可以看出,班昭應該是相信的。起碼她從不懷疑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為何就應當承擔世間一切的不幸。

當然,幸與不幸都是因人而異。班昭後半生參與政事,太后有什麼事情都會與她商量,她也僅是淡然處之,從不會有過激的言論。也正是如此,班昭善始善終,死後還被鄧太后祭奠。班昭可謂是生得其所,她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史學的研究,而自己也在歷史中得到了公允的認可。但仔細想來,這樣一個處處都能成為楷模的女人,她的思路與心境的轉折,可由《東征賦》這篇近似旅遊記事的作品略窺一二。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明發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且從眾而就列兮,聽天命之所歸。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

─《東征賦》節選 班昭

這是一首記述班昭隨著升官的兒子由洛陽東遷至陳留所寫下的賦篇。開篇先寫離家原由,雖然是非自發性的一場離家之旅,卻還是為了兒子選好良辰吉日一同出行。然而離開熟悉的環境,「去故而就新」眼前盡是新事物,不覺思念起家鄉的舊景。對過去難以割捨、對未來一無所知,憂心忡忡的情緒讓她斬轉反側到天明。挾著一夜無眠的思緒佐酒澆愁,漸漸覺得一昧懷舊消沉是不對的。事既已至此,倒不如竭盡全力輔佐兒子好好治理政事。

班昭之賦作深具名家風範,毫無脂粉之氣,句句悉心揣摩且引經據典,如《東征賦》的最後學習屈原《離騷》以「亂」作總結,整理出數項具體重點以教誨兒子。

由於熟讀經典的班昭教育方式習自孔子,先引導學子暢談出自己的想法,再依其思路給予啟發,是以因材施教。所以在《東征賦》的「亂」說明自己做賦的原因「先君行止,則有作兮,雖其不敏,敢不法兮。」,是效仿父親斑彪《北征賦》,自謙雖然自己並不太聰明,寫出來的賦也不如父親的深刻,但是繼承父志及教育後人的責任感,促使自己要闡明觀點。這觀點便如同她的人生態度,不強求不應得的富裕或難得的幸福,只有嚴以律己才能坦然且正大光明。

這篇賦真摯深切,她的飽讀詩書使她能夠因地思人的在賦中禮贊或追懷先賢,對於自己內心層面的轉折,由因何憂愁、煩惱為何到應如何揚棄這些思而無用的苦惱,如何積極面對未知。一路剖析以至能動之以情,不流於空口說教。

班昭一生無風無浪,但她憑著女性天生的敏銳將生活細節中的點滴都銘記心 中。雖然《東征賦》沒有班彪所寫的《北征賦》那樣氣勢磅礴,但纏綿細膩的 情感中,彷彿可以看到班昭內心的苦悶和矛盾,在曲曲折折的字裡行間,淡然地流露出來,強自開解而又無可奈何,徘徊往復,而又有古淡的文風。

從氣質到容貌再到性格,班昭生前生後都讓人覺得她是一個淡雅從容的女子,但誰又能在那淡雅朦朧之後,看清楚真正的班昭又是何種模樣?


------------------------------------------------------------------

目錄
漢賦與樂府詩 一往情深人間百相
一只輕箋留下的愛情:卓文君
被婚姻埋葬的愛情:孔雀東南飛
與天地同絕的愛情宣言:上邪
百轉千迴盡相思:有所思

漢賦與樂府詩 百般相思漢宮癡
顛沛三嫁,終得美滿夙緣:蔡文姬
長門賦,後宮女子的墓誌銘:陳阿嬌
避恩絕,傾城佳人難再尋:李夫人
遲相見,今日漢宮明胡地:王昭君
恐秋至,妾人團扇命自悼:班婕妤

漢賦與樂府詩 紅塵如此妖嬈
女子之器,女子之形:漢代女子形象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漢代婚姻關係
食色,皆是性也:漢代兩性生活
嗅到長安的芳菲:漢代民間顯影

漢賦與樂府詩 飲酒求仙樂逍遙
少壯幾時奈老何:戀世漢武帝
敬神明疲耗生民:武帝不悟求仙路
知我好道來下兮:淮南王奪位不成著述留
酒車酌醴何過乎:漢人飲酒文化
生不滿百何不樂先:漢代末世之君

漢賦與樂府詩 漢室未央往事
成王敗寇憑後說:劉邦項羽天下爭
易草莽武將化宮臣:宮廷禮制故事
裁色金質玉為用器:王宮貴族浮世繪
知者避危於無形:諫漢武帝羽獵

漢賦與樂府詩 漢臣官場浮沉錄
汙瀆難容吞舟魚:賈誼
縱心物外又安知榮辱:張衡
官場眾生百態相:東方朔與揚雄
悲夫士生之不辰:司馬遷
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班固

漢賦與樂府詩  一生何不通透
十九載孤獨守望:蘇武牧羊
從容淡定名大家:才女班昭
急流勇退是歸路:獨尊儒術董仲舒
賢者獨悟困群愚:直臣趙壹
忍把浮名換寂寞:七步成詩曹植

漢賦與樂府詩 男人蒼老的是指望
握在掌中的宿命:周亞夫
不許名將見白頭:霍去病
英雄不死的傳奇:李廣
憂思文士帝王心:曹丕

漢賦與樂府詩 牡丹花謝人盡散
從乞求與孤買餌:漢末社會現象
遠行不如歸:漢代末世異鄉人
貴色牡丹洛陽城:西漢與東漢盛衰
歸家無人欲渡無船:草民為寇的亂世
拔劍東門去:官逼民反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