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愛讓你淚流滿面,也要繼續相信 ……     

《愛的預習課》編輯手札 

  文◎溫芳蘭(野人文化編輯)

 

通過小說的主角,我們上了一堂「愛的預習課」。

 

許多讀者在感動之餘,特別前來詢問:這本小說的原文書名是《Chasing the Moon》,為什麼中文版書名卻是《愛的預習課》?這個問題,總讓我回想起當初捧讀譯稿的心情 ……

 

年僅九歲的卡娣,用她純真的眼睛,清新的字句,勾勒出她周遭大人的感情世界:爸爸媽媽的、外公外婆的、老師的、媽媽的好朋友、阿姨的、叔叔的 ……還有自己的 ……

 

九歲的眼睛,卻已「預習」愛的各種面貌,更顯清靈、溫煦而真實。

 

在這優美到幾乎是無辜的字裡行間中,卻處處隱伏著軟刀子;刺人心扉之餘,又讓人眼底望出希望,想繼續相信有關愛的一切,生命的種種。

 

        作者為讀者獻上一封無法投遞的情書,那是媽媽的遺物,靜待著主角卡娣拆封展讀;不同的是,這封信卻像一把萬能鑰匙,開解了一個又一個謎中謎,通過死亡之門,將滿滿的深情與愛的體悟交付予讀者。

 

        卡娣罹患重症的母親,選擇在死後才寄出這封信;母親忘了愛是雙向的;當一方過於猛烈地拋擲狂愛,便容易被愛情愚弄,不只是對方、連自己也成為熱情的犧牲品。最終換來淚眼相對,卻記不起最初的感動,也殘酷地認識到,所愛不過是自己水中的倒影……

 

        奇妙的是,這般苦澀的心靈祕徑,卻透過夢境宣示其存在,愛是擲地有聲的,連死神也無能掩蓋。隨著故事進行,卡娣在夢中與母親有了心電感應般的精神接觸,在那滿是母親遺物的抽屜裡,終於尋獲數字線索,從上鎖的行李箱裡找到了那些「失竊的愛」――卡娣失落的童年、母親對父親未果的情感、令伊人永誌於心的初戀。

 

        透過恬淡的文字,巧妙經營象徵物喻,打造了一套愛的字卡,由人解讀,點滴在心。生命裡充滿了愛的廢物,而這些唱機、相機、錄音帶等尋常之物,卻是愛的憑藉寓所――生命不能自外於愛,生活亦然,懂得了,便能自在看待種種離合磨難,就像書中說的,「即使愛讓你淚留滿面,也別怪它」。

       

        《愛的預習課》為讀者爬梳了愛的物戀史,每個物件都乘載了一顆心。讓我們看到愛發芽、愛死亡,又重生。

 

        每一次的失落,都是愛走過的痕跡。所有逝去的愛都會在錄音帶裡靜靜地再活一次,千百遍,直到地老天荒。

 

 

Blog值日生→→→木頭菲菲

授課老師:珍‧維查奇瓦

導師彭蕙仙                      

保健室阿姨:蘇絢慧

上課地點:博客來教室誠品講金石堂書院三民教室

教材提供:野人文化先修班

 野人logo設計檔.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