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32_OK.JPG

鬱金香投機泡沫化
「投機」,如果按字面意思拆解,也可以理解為「投資於機會」
決定投機方向的是人類追求利潤的本性,只要人們沒有失去理性,獲利就是最大的理性
在投機的過程中,價格高速上漲本身就是機會,沒有理由不衝上去

全民狂炒鬱金香價格,催生「期貨選擇權」
十七世紀,鬱金香在荷蘭仍屬稀有植物,被貴婦佩戴在晚禮服上。一六三五年,一枝上好的鬱金香花莖,可以換到一輛上好的馬車和幾匹馬。那個時代的荷蘭乃至歐洲其他國家,佩戴鬱金香絕對是身分與地位的象徵。
荷蘭人向來以商業頭腦著稱,鬱金香的巨大利潤很快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人們開始將鬱金香球與浪漫的法國人相比,荷蘭人以冒險著稱,證券交易所此時派上了用場。
一六三六年,鬱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為給普通人投資的機會,交易所甚至把單株鬱金香分割為細股,而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交易規範。
在轟轟烈烈的全民鬱金香運動中,荷蘭人創造了「期貨選擇權」:一六三六年可以賣出一六三七年才會長成的鬱金香球莖,且交割前不需付款,交割時只需交割證券市場的差價,甚至還推出槓桿交易允許買空。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看漲」、「看跌」、「期權」、「期貨」等證券市場名詞,基本上都是那個時候由荷蘭人創造出來的。
荷蘭政府也不甘寂寞,頒布了《鬱金香交易法》,為鬱金香交易設立特別公證人,指定具有資質的交易所,鬱金香,實在是一種不平凡的花,對金融產業來說,她是一個蓋世英雄:雖然沒有金甲聖衣,亭亭玉立的身姿卻締造了迷幻多姿的證券市場。由此,荷蘭開始全民炒鬱金香運動:貴族、市民、農夫、工人、船員、馬車夫、清潔工甚至是女僕,大家搖身一變,都成了種植鬱金香的行家達人。
故事的開端非常離譜:一六三五至一六三六年,荷蘭鬱金香合同價格的上漲幅度是五九○○%。很多時候,故事的開頭,不一定等同於故事的結尾。
不是每個購買鬱金香的人都驚艷於花的美麗,他們醉心的其實是背後閃閃放光的金銀。投機者們並不想真的去購買鬱金香,只是希望能以理想的價格轉手賣給後面的收購者,其中的差價,才真正驚艷世人。
「大傻瓜」理論告訴我們:在泡沫中,人們相信最後一個傻瓜才是真的傻瓜,自己不是。無論如何,最後一個大傻瓜肯定會出現,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更可能是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
一六三七年很快就要到來了,也就是說,一六三六年賣出的期貨面臨實物交割。此時,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
一六三七年二月四日不期而至,在此之前的交易都非常順利。
當天,突然有經紀人喊低報價,導致當天的球莖價格暴跌。接著一週之內,鬱金香跌落到農貿市場上洋蔥的價格;幾天內鬱金香的價格跌至最高位的○.○○五%。
此時,荷蘭政府站了出來,聲明鬱金香球莖的價格下跌毫無理由,勸告市民停止拋售。
鬱金香暴漲,沒有理由;同樣,暴跌也不會有理由。沒有理性的市場,政府說話同樣沒效果。
在勸告無效的情況下,荷蘭政府開始耍無賴。西元一六三七年四月二十七日,政府宣布:終止所有鬱金香合同。

鬱金香泡沫(Tulip Bubble),在第一次政府救市行動中破滅了。
一旦投資者信心崩盤,鬱金香行情即泡沫化
儘管泡沫崩潰的日期被記錄得非常清楚,但誰也說不清到底為什麼有人開始喊低報價,或許這是所有泡沫的最終宿命。
既然是宿命,就一定會發生。
金融市場上,任何時點、任何人都不可能對抗市場,政府也不行。
既然是救市,就證明市場已經下行,沒有人能改變市場的選擇。因為,市場下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資者信心崩潰。
信心崩潰,無法挽救。

於是,每個荷蘭人都覺得自己中招了,整個民族的巨額財富瞬間蒸發。如同二○○八年的中國股市,走出證券交易所,連中國最著名的金融學教授,都覺得自己是個白癡。
危機結束,我們回看歷史,似乎覺得非常好笑:即使鬱金香名貴,不過是一朵花,花開自有花謝,一株鬱金香怎麼可能換一萬噸乳酪?
事後來看,每次金融泡沫都很離譜。現在人們覺得好笑,只是因為沒有身臨其境。
「投機」,如果按字面意思拆解,也可以理解為「投資於機會」。決定投機方向的是人類追求利潤的本性,只要人們沒有失去理性,獲利就是最大的理性。在投機過程中,價格高速上漲本身就是機會,沒有理由不衝上去。
這種情況下,誰不去投機,才是真正的沒有理性。
而且,與你想像的不一樣,鬱金香的故事並非完全源自一朵花。

鬱金香的生長過程有點特殊,這涉及很多園藝知識,有點複雜。我們只能告訴大家,當時荷蘭交易的不是普通的鬱金香球莖,而是感染植物病毒的球莖。即使普通的鬱金香,從種子到開花也需要三至七年左右,在沒有園藝技術的年代,要在短時間內生產出變異病毒的球莖,根本不可能。
剛才說過,一六三七年,一株「永遠的皇帝」價值等同於一棟首都的豪宅,這個價格太離譜了。實際上,「永遠的皇帝」在全荷蘭只有兩株,而運河邊上的豪宅,肯定不只一兩棟。
用世界上「獨二無三」的花朵換一棟豪宅,你還覺得貴嗎?
用經濟學語言描述,鬱金香的球莖供給曲線垂直,彈性等於○。理論上,沒有任何替代品可以置換這些嬌艷的花朵。
變異的鬱金香球莖,在沒有基因技術的年代,還不夠有吸引力嗎?誰能在柯林頓時代斷言「那斯達克網路神話必將破滅」?網路,難道不是二十一世紀前景無量的行業嗎?
可是,與鬱金香一樣,那些都是故事。

本書從金融角度解讀世界通史,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從西元前六世紀希臘時代優游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並以專業的基礎、獨到的見解來分析各大重要歷史與金融事件。
看清這些前車之鑑,是否可以遏止下一個金融悲劇的發生?

博客來 https://bit.ly/2Tl3XzV
誠品書店 https://bit.ly/2GcfRIA
金石堂 https://bit.ly/2RvAGk7
讀冊 https://bit.ly/2WsP0hb
讀書共和國 https://bit.ly/2TkQVm0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63.JPG

深度思考,化解五毒

文●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世間有所謂的五毒,分別是蛇、蠍、蜈蚣、蟾蜍、和蜘蛛。只要遇上了,就要趕快躲開,以免受害。佛學也談五毒,談的是精神世界裡的毒物,分別是貪、嗔、痴、慢、疑。只要避得開,便能享受寧靜、安心、幸福的人生。少了腐化人心的亂源,社會也將風調雨順。但遺憾的是,多數人尚未察覺自己已深陷毒害而難以自拔。在這五毒中,臺灣早期社會受害最深的,是「貪」。這或許是因為多數人生活在物質生活匱乏的恐懼中,順著本能努力堆積財富與擴張權勢,掌控越多資源,就越能安心生活。於是,社會陷入惡性循環,貪念順勢成了最佳競爭力,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出一股難以跳脫的貪婪文化。然而,社會進步了。福利政策與基本工資的調升讓多數人不再受資方壓榨而深陷苦難;全民健保制度的實施讓沒有高額保證金就無法就醫的情況不再發生;民主政治的實現,讓高官無法再欺壓百姓。於是,累積財富與擴張權勢的迫切性降低,貪婪文化也在新世代的崛起中逐漸降低影響力。

◆現代新五毒之首◆

到了現代,五毒中異軍突起,造成人心與社會動盪最嚴重的,反而是過去對社會影響較小的「慢」,傲慢。網路時代資訊發達,輕而易舉便能獲得大量知識。但是,普羅大眾缺乏深度思考,看不清知識背後的虛假與脆弱,只見自己知道了什麼,不見自己的無知,便容易自以為是。在網路上、在生活中、在政論節目裡、甚至在新聞播報現場,膚淺的見解與輕率推理,傳播傲慢之心,讓整體文化陷入新的毒害而不斷製造紛爭。

欲解此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股深度思考的新文化。對於所獲得的訊息,習慣性的自問「真的是這樣嗎?」以及「為何是這樣?」人們便容易在深度理由的找尋中,看見自己的無知。在無知的自覺裡,求知之心將取代傲慢。也就是說,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藥方,就是從兩千多年前開始,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最強調的智慧:「無知之知」。從深度思考到獲得無知之知的智慧,最好的路徑就是讀哲學。但這條路也不容易,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哲學人學了高明的哲學推理能力後,並未走向內在去認識自己的不足,而只擅長於指責他人。在無法掌握自己的無知,又能成功批判他人的情況下,反而更加傲慢。但這終究只是一個學習過程。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遲早有一天,當時機成熟,思路轉了彎,便能撥雲見日、走向認識自我之路。

所以,提昇哲學風氣,是治療傲慢社會的根本之道。很幸運的,就在臺灣社會遭受傲慢毒害最嚴重的同時,刮起了一股哲學風潮。許多好書順勢出版,而《哲學超圖解》,更是一本可以讓人快速上手的利器。

◆簡單說明哲學並不容易◆

幾年前,曾有出版社邀我寫一本簡單介紹哲學專有名詞的書。當時我拒絕了,理由是,這樣的書很多人都可以寫,對我來說沒有挑戰性,我希望把時間用在更適合發揮個人長處的地方。

後來發現,我錯了!因為簡單介紹哲學名詞,其實並不容易。尤其在2015年遇見第一本《哲學超圖解》後,更深刻體會。它能用簡單的字句呼應許多艱難的專有名詞,精確到位,嘆為觀止。

從那時起,我就不時聽到學生表達對此書的喜好。當然,作為一個哲學老師,我總是叮嚀學生,學習哲學不能只停留在簡介,還必須尋找更專門的書籍深入研讀才行。但即使如此,還是必須肯定其帶來的價值。尤其當我們對哲學理論先有大致的掌握後,在深入閱讀時也比較容易抓住重點。

當時,我針對那本書提出五項主要優點:(1)好的圖解更容易閱讀。(2)用最少的字,表達最豐富的內容。(3)主題分明,重點清楚。(4)特殊的編排方式讓閱讀更沒壓力。(5)可以當哲學字典查閱。

這種簡介哲學的方式,可以讓人很快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哲學家和哲學理論。依據興趣深入探索,更容易把握哲學的精要。

如果硬要說那一本有什麼缺點,那就是以扮演一本哲學詞典的角色來說,範圍不夠廣泛,尤其缺乏傳統東方思想與許多現代分析哲學理論。所以,當我看見這本續集的稿件時,便有一種「原來大家都有相同想法」的感覺。這本續集,持續保有原本的優點,而且補足了之前缺少的部分。合併起來,更加完整。

但願這本《哲學超圖解2【中國、日本、歐美當代哲學篇】》的加持,能在掃除人心五毒的戰場上,成為最強的生力軍。


哲學超圖解2》【中國、日本、歐美當代哲學篇
中西72哲人x 190哲思,600幅可愛漫畫秒懂深奧哲學,讓靈魂更自由!
 
★日文版系列書突破15萬冊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暢銷榜好書
《哲學超圖解》暢銷續集!
 
【中文版專業審定】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求真:臺大最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作者)
伍至學(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本書以可愛圖解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哲學」「日本哲學」「歐陸哲學」「英美哲學」。內容其中不乏我們生活中會看到、聽到的理論與人生會遇到的難解習題,當你下次在影評看到這些抽象的理論或是遇到人生困境時,不再一知半解、感到迷惘。
 
博客來 https://bit.ly/2uGxDNe
誠品 https://bit.ly/2UfSeHv
金石堂 https://bit.ly/2I4QcSZ
讀冊 https://bit.ly/2Uvyb6Q
讀書共和國 https://bit.ly/2Uv2mLO

影片 https://youtu.be/bHSkDBz50YI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人)哲學超圖解2_立體書腰72dpi.jpg

★ 日文版系列書突破15萬冊 ★

★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暢銷榜好書 ★

———————哲學超圖解————————
暢銷續集!

內容再升級,帶讀者補強中國、日本、歐美當代哲學。

中西72哲人x 190哲思,600幅可愛漫畫秒懂深奧哲學,讓靈魂更自由!

 

日本哲學

日文中原本沒有對應「philosophy」的詞彙,「哲學」一詞,是明治時期由西周翻譯的新詞。在此以前,日本人並不像西方人那樣,把哲學(邏輯)和宗教壁壘分明地分開來思考。因為日本的哲學思想,等於是習慣、修行、儒學、佛道等的融合體。

既然沒有「哲學」這個詞彙,就表示日本過去並不存在「哲學」此一概念

同理,在明治以前也沒有「宗教」的詞彙及概念

例如,親鸞及道元等人的思想,因為無法在「哲學」或「宗教」上的概念成立,所以很少被稱為哲學家。西方社會概念的「哲學」一詞,原本就不必硬套在日本思想上。但是,日本的大學機構,有時會把佛教思想稱為「印度哲學」。

另外,「東方」一詞的說法也必須注意。因為「東方」是隨著「西方」勢力的擴大而普及的概念。日本在進入明治時期後,「東方」、「東方學」等概念,也從西方隨著進入日本。

本書介紹的是日本產生「哲學」概念以後的哲學家。就這個定義而言,西田幾多郎是日本最早的哲學家。而後承續西田思想的哲學家被稱為京都學派

(雖然鈴木大拙是宗教學者,但因為他是在日本產生呼應「哲學」之「宗教」概念後的人物,所以本書一併介紹)

 

純粹經驗-西田幾多郎

先有我(主觀)和世界(客觀)的存在,而後才有我(主觀)去經驗所謂的世界(客觀)是西方近代哲學的基本思想。然而,西田幾多郎的思考則並非如此。他認為有經驗在先,然後才分為我(主觀)和世界(客觀)。

先有「真美」的經驗,冷靜以後想到「對了,因為我正看著夕陽」,然後才分離成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夕陽」。

以夕陽為例,因為「美麗的夕陽」是確實經驗過的,所以毋庸置疑。但是之後出現的主觀/客觀圖式,進而衍生的自然世界(實際世界)透過思考(邏輯),只不過是做出認為妥當推測的世界。西田把主觀與客觀分離前的經驗,稱為純粹經驗,他認為只有這個才是「實在」。

 

懺悔道-田邊元

田邊元倡議種的邏輯論點,認為個人的個、人類的種,必須以民族、國家的種為媒介才能成立。這個論點竟然對於戰前把民族、國家視為絕對的國家至上主義的正當化有所貢獻,其實違背了田邊元的本意。

種的邏輯個人、人類的概念,若沒有「種」的概念,則不能成立。

田邊在戰後深自反省自己的哲學,在深山的隱居生活中,思索出作為懺悔道的哲學。

懺悔道始於反省自己的行為。所謂反省是徹頭徹尾地洞澈思考。洞澈思考到極限,到達不可能有更深入思考境界時,人就會達到無。但是田邊認為這個無,是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達到的靈光乍現。他認為這樣的靈光乍現,也就對於反省的救贖之道、對於思考而得出的答案,是每個人必定會面臨的。

田邊元認為,自然(神)賦予個人的力量,一定要靠個人的努力發揮展現。用盡全力是個人的義務。但是之後,人會了解個人能力的界限。這麼一來,到了最後的最後,絕對無的他力就會為我們開創嶄新的道路。透過自身努力的反省,周而復始地藉由他力的協助,就能發現真正的自我。

 

人際交往-和辻哲郎

和辻哲郎把西田幾多郎的絕對無概念,以佛教思想的空重新解讀。萬物以因果關係(緣起)成立,不能單獨存在即謂之空的思考。

空的思想萬物無法單獨成立,永遠都必須依附其他事物,欠缺實體才是空的思想。

和辻對人類的詮釋強烈反映出空的思想。他認為人類無法單獨成立,只有在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時才能成立,就是間柄的存在。(日語的「間柄」,發音為Aidagara,意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所謂間柄的存在,雖說人必須發揮自己的個性才行,但社會上有時也必須有否定自我的時刻,和辻認為正是因為自我的肯定與否定周而復始,因而形成真正的人性。

個性的發揮=自我肯定 與社會的協調=自我否定 ---自我肯定與否定周而復始循環的結果,形成真正的人性

 

妙好人-鈴木大拙

淨土真宗的開山祖師親鸞認為,人類的力量太過薄弱,無法成為完美的善人。而且,親鸞認為,人類沒有必要成為善人,只需以自己原原本本的模樣,就能得救成佛。反而是自認是聖人的人才大有問題。

連善人都能往生極樂世界,惡人當然也能往生。(親鸞認為不分善人、惡人都能成佛。甚至因為受自責而苦的惡人,能夠更優先成佛。)

是的,任何人原本就是佛,所以大家都能成佛對吧?

根據親鸞的說法,一開始就保證即使大奸大惡的人也能得救。正因為如此,惡人會願意行善、修行。因為不是為了某個目的(例如為了進天國等目的),都不是被強迫,能自願行善或修行。

善人和惡人沒有區別,所有人都能成佛的教誨,和日本的靈性的無分別智重疊。在無分別智(佛和我相同)概念的助長下,淨土真宗把自發性行善的市井小民稱為妙好人。鈴木大拙則透過妙好人考察日本的靈性。

---------------------

›››› 如果你喜歡電影《駭客任務》或漫畫《攻殼機動隊》

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的「桶中之腦」理論告訴你———

你所看見的世界,以及觸碰東西的感覺,說不定只是電腦傳送至桶中之腦的資訊。因為你無法證明這不是事實。

傑克森(Frank Jackson)的「黑白瑪莉論證」告訴你———

「意識是無法光靠物理學的文字來說明的。」

諾齊克(Robert Nozick)提出了一個思考實驗———

「若是不想進入一臺擁有理想人生的經驗機器,那麼在現實世界中你能夠找到超越幸福的價值嗎?」

›››› 如果你覺得違反規則很快樂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認同你———

「平時的規則或道德都是為了享受違反時的快樂而存在。」

›››› 如果你喜歡意識流小說或電影

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綿延」理論告訴你———

時間並不是物質移動或變化,而是如「看到冰淇淋」→「想吃」→「很甜」→「懷念」→「覺得幸福!」一般,感情或記憶在意識中不斷出現,產生了質的變化。時間是種意識的流動。

›››› 如果你對於社群媒體的按讚數、點擊率患得患失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的知足概念告訴你———

因為水過滿則溢,刃太銳則折。盛名與財產不僅容易失去,若是過於執著,失去之後得來落寞也會非常大。

本書以可愛圖解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哲學」「日本哲學」「歐陸哲學」「英美哲學」。內容其中不乏我們生活中會看到、聽到的理論與人生會遇到的難解習題,當你下次在影評看到這些抽象的理論或是遇到人生困境時,不再一知半解、感到迷惘。

--------------------------------------

 

孔子.png

老子.png

孫子.png

墨子.png

 

本書以可愛圖解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哲學」「日本哲學」「歐陸哲學」「英美哲學」。

內容其中不乏我們生活中會看到、聽到的理論與人生會遇到的難解習題,當你下次在影評看到這些抽象的理論或是遇到人生困境時,不再一知半解、感到迷惘。
 
博客來 https://bit.ly/2uGxDNe
誠品 https://bit.ly/2UfSeHv
金石堂 https://bit.ly/2I4QcSZ
讀冊 https://bit.ly/2Uvyb6Q
讀書共和國 https://bit.ly/2Uv2mLO

影片 https://youtu.be/bHSkDBz50YI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414.JPG

文●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19316

歐巴馬總統在執政期間,平均每天都收到一萬封來自美國人民寫給他的信,由幕僚過濾後,會挑其中的十封給他看,歐巴馬或是親自回信、或是提示幕僚回信的方向。這是美國立國兩百三十多年、歷經四十三位總統後,第一位與選民有如此親密互動的白宮主人。

雖然這是一項創舉,但對熟悉歐巴馬從政經驗的觀察家而言,應當不會對這項紀錄感到驚訝。畢竟歐巴馬在擔任州及聯邦參議員期間,就和他在伊利諾州的選民,有類似的互動。這點我們可以從他所寫的《無畏的希望》(中譯本名為《歐巴馬勇往直前》)(The Audacity of Hope),就不只一次提到他收到選民來信,以及這些來信如何影響他的政治決定。即使遇到意識形態與他不同、反對他政策立場的選民來信,歐巴馬也能夠因著他們誠懇地表述,而產生同理心(empathy)

根據本書作者的說法,這位美國總統在《歐巴馬勇往直前》一書中表示,「同理心是他的道德準則核心,也是他理解黃金法則的方式——不只是同情或施捨的行為,而是更困難的作為,是設身處地透過他人的雙眼看待事物。」顯然,歐巴馬確實有憐憫他人的能力,而這正是他前後兩任共和黨總統、特別是川普所欠缺的道德高度。

讓歐巴馬選擇閱讀及回覆這些來信的另一個原因,應當和他所代表的民主黨基本上是一個捍衛女性、少數族裔、移民、低收入者等弱勢族群的政黨有關。這些選民在看到一位傳統上屬於弱勢的非洲裔,首次選上總統、進駐白宮,當然會懷抱希望,因此願意寫信給歐巴馬表達他們的期許,當然也會有許多的陳情與告白,讓他能夠不忘初衷,受到激勵,繼續他所堅持的政策路線,如全民健保(Affordable Care Act)、童年入境暫緩遣返(Deferred Actions for Childhood Arrivals,簡稱DACA)、及築夢者法(Development, Relief, and Education for Alien Minors Act,簡稱DREAM Act)

最後,歐巴馬身為第一位非洲裔的總統,他不僅兢兢業業地盡心盡意想要做好國家領導人的職分,避免少數族群的身份成為日後歷史學家批判的原因,也希望能夠留下一些政治遺產。在目前歷史學家對四十位美國總統評價的排名中,歐巴馬排名第十二,而在「追求全民的公平正義」項目上,他排名第三。歐巴馬重視小市民信件的回覆,當然也和這項評價是一致的。

本書並非將這些來信及回信按照主題分類,而是從負責這項業務的總統信件辦公室(Office of Presidential Correspondence簡稱OPC)人員(五十位工作人員、三十六位實習生、三百位志工)如何挑選這十封信、及他們自身對信件選擇的考量,部分寫信者的背景、寫信的動機及通信的後續發展,甚至是與歐巴馬總統本人的訪談展開。

當你讀到明尼蘇達州瑞貝卡.厄瑞爾(Rebecca Erler)看似平淡地敘述她的家庭及生活,卻獲得歐巴馬邀請,成為國情咨文演說的來賓,或是紐約州始終不放棄尋求教育工作的瑪尼.黑澤爾頓(Marnie Hazelton),最終成為曾經將她解僱的長島地區羅斯福學區督學,你會為她們的境遇感到振奮。但是當你讀到因戰後創傷壓力症候群的退伍軍人引發的家庭暴力,或是其他退役軍人所面臨的挑戰,你的同情心讓你不得不思考美國政府對他們的照應是否足夠?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輕易認識到美國政治中最受選民關注的議題,如全民健保、非法移民、同性戀、槍枝管制、治安與犯罪、失業與就業、學貸與房貸、退伍軍人的戰後症候群、種族偏見與歧視等。最後一章介紹了薇琪.薛爾(Vicki Shearer)的家庭,她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同性戀,另一個則是娶了墨西哥的移民。這個家庭因著夫妻支持政黨的不同,特別是當她的先生在二○一六年選擇投票給川普,而產生裂痕的情形,讓我們看到政黨極化對家庭和諧的影響,而這種家庭中對政黨認同的差異,也常出現在台灣,我們不應陌生

過去個人在研究美國政治時,常常會思考政治人物為何總是能夠在選舉期間,說出一些的小人物的故事,而現任總統經常會在國情咨文中,介紹一些與其推動政策有關的小市民。在原先的認知中,有些就是媒體報導過的個人,有些或許是幕僚們提供的資訊,但在閱讀這本書後,才意識到許多相關人物的出現,乃是因為他們主動寫信到白宮,先是讓工作人員看到心動,交給總統閱讀處理後,所導致的結果。

本書另一個值得閱讀之處,在於OPC工作人員們在處理這些信件過程中,個人所獲得的一些知識及經驗,以及他們對政策認知的成長,特別是OPC主任費歐娜(Fiona Reeves)台灣不是美國,我們不知道我們總統每天會收到多少來自日常百姓的信件?總統府是否有專職的辦公室及人員負責處理這些信件?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總統是否會親自閱讀並回覆這些信件?或許在網路的時代,總統可以從社群網站獲得一般民眾對政策的反應。不過,署名而將親身經歷向總統陳述的信件,還是比那些躲在不具真名的帳號後面,只會發牢騷或做負面批評的表達方式,更具有說服力。

-----★-----★-----★-----★-----★-----★-----
(野人)0NEV0050親愛的歐巴馬總統 立體72dpi.jpg 
親愛的歐巴馬總統

「每日10信」計畫,傾聽人民心聲的公僕執政力量
一本用8,000萬封信寫成的國家日記

珍.瑪莉.拉斯卡斯 Jeanne Marie Laskas/著  
吳光亞、聞翊均/譯
野人文化/出版
  
誠品:https://bit.ly/2FkkPCm
博客來:https://bit.ly/2Y68sRp
金石堂:https://bit.ly/2HCuXYt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2HrEn9Y
讀冊:https://bit.ly/2W7yn9O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896.jpg

NO.1 第一本優生學專家「按月齡分階」教養專書

★隨書贈:《我的寶寶成長手札{0~3歲潛能開發專用}》★

全方位提升嬰幼兒【認知】、【動作】、【語言】、【生活自理和社交】四大能力!

●最實用!0~3歲寶寶父母教養操作手冊,一翻就能用!● 

 

 

照這本書養孩子,真的很輕鬆!      

   ──張旭鎧社團法人台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秘書長、百能腦科學研究中心首席教練

這本書中,教導父母從負一歲開始孕育寶寶,的確,媽媽在懷孕時期如果能注意營養及生活起居,那麼寶寶就具有先天優勢,因為已經有研究證實,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飲食會影響到胎兒基因的完整性。

    當寶寶出生後,父母不僅擔心孩子是否吃得飽、穿得暖,還要擔心是否長得高,還要注意學習能力的增長。書中以月分做為分界,告訴家長在這個時期該如何照顧孩子,不僅是吃、喝、拉、撒、睡,還包括寶寶的情緒、心理與認知,甚至連爸媽最擔心的「感覺統合」問題也提供了相關的知識!而且,還不只是知識喔!還包括要怎麼帶寶寶遊戲都幫您設想到了!書中所介紹的遊戲,不只是媽媽該看,我還建議爸爸也要閱讀,因為爸爸常反映「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玩」,而書中的遊戲就是最好的爸爸指導書!

    隨著孩子長大,許多能力逐漸建立,很多家長都害怕只顧到一項而忽略其他的,書中分門別列地依照各項能力:認知能力、動作能力、語言能力、自理能力等給予各階段的發展指標,並且給予教養建議,讓父母不用擔心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沒有盡到心力!

    讀完了整本書後,讓我最欣賞的有兩點:

一、寶寶的獨立性:社會上「媽寶」的出現常是因為父母的過度保護,其實不能責怪父母,而是父母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像是新手父母最頭痛的如何教寶寶坐小馬桶,也可以依照書中步驟讓媽媽一步一步的跟進。

二、308個感統遊戲:我常覺得現代父母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玩,所以需要專家們設計遊戲。當父母擁有308個遊戲資源,每天玩個1、2種,半年後再重複玩一次,周末假日則帶孩子外出踏青,相信爸媽會覺得當父母其實很輕鬆!

    想要照書養孩子嗎?這本《0~3歲寶寶14階段潛能開發書》推薦給您!

 

31~36 個月父母教養態度,請審視你的教育方式!

寶寶的發展是隨著生命的前進而展開的,我們應該遵循自然的規律,根據寶寶每個階段潛能發展的需要來創設條件以促進發展,不能脫離了實際,進行所謂的神童或天才式教育,要重視寶寶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智力的發展和知識的灌輸。就如蒙特梭利所說:「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要遵循一個原則,即幫助寶寶的身心自然發展。我們必須以宗教般的虔誠尊重兒童早期的個性表現。如果要使教育產生效果,那就應該促進生命的充分發展。要發揮這種作用,必須嚴格避免抑制寶寶的自發活動,避免蠻橫無理地強加各種任務來加重寶寶的負擔。」

關鍵1

把握好紀律與自由的界限

蒙特梭利說:「做為人類精神力量的源泉,紀律建立在一切公民進步的兩條途徑—工作和自由的基礎之上。」我們一方面要讓寶寶自由發展,同時也要教給他進行適當的自我約束。從1 歲半開始,寶寶具有初步的道德行為判斷能力,就可以立一些明確的、簡單的、數量有限而又切實可行的規矩,以此來指導他的行動,幫助他控制和約束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和行為。在教育寶寶守規矩時,要求父母的態度一致,規則一旦提出,就不要輕易破壞。在要求寶寶時,要多提出正面規矩,把禁令減少到最低限度。

關鍵2

不要扼殺寶寶天生的想像力

兒童的行為正是創造能力發展的一種早期形式。這個時期寶寶的思維尚處於直覺行動思維的初步階段,想像力也初步展現,如對著自己的玩具自言自語,給自己的布娃娃洗澡餵飯,他們正是在遊戲的語言和動作中開始馳騁想像。所以,在這個時刻,一定要給寶寶充分的自由想像的空間,不要強迫他們跟著自己的思維走,如畫畫,非得畫藍色的天空、白色的雲朵,可以讓寶寶自己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像創造。

關鍵3

正確對待寶寶的缺點

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寶寶也一樣。要善於發現寶寶的優點和長處,培養寶寶的興趣,對寶寶的缺點理性分析,找到解決的方法。請記住:要想培養寶寶良好的行為和心理,表揚和鼓勵永遠都比限制和批評重要,用具體的行為進行示範,永遠都比單純的說教有效。

關鍵4

不要把早教當作培養天才

蒙特梭利說:「幼兒教育的目的在於 幫助幼兒的智力、精神和體格得到自然的發展,而不是把幼兒培養成為一般所說的學者。」所以,我們在提供給寶寶適合於促進他的感覺發展的材料之後必須等待,讓他的觀察能力自然發展並達到自覺的程度,這正是教育者的藝術所在。要順其天性,不要逼著寶寶去做他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不要將自己過高的期望強加給寶寶,而要讓寶寶順其自然地發展。

關鍵5

從寶寶的興趣入手

興趣是寶寶認識事物的內在驅動力,寶寶一旦對某個事物產生興趣,就會注意它,並且積極主動地去探求它。因此,家長只有尊重寶寶的興趣,善於啟發引導,才能大幅度地發揮寶寶的潛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德國奇才卡爾.威特父親的教育祕訣之一,就在於喚起了寶寶的興趣。比如,散步時,威特對一朵野花感興趣,父親就會立刻解剖這朵花,並講解花的生長特點和作用,如果對小蟲感興趣,則會教他有關昆蟲的知識。就這樣,他透過一草一木等實用素材,給寶寶最成功生動的教育。

 

Q&A怎樣對寶寶說「不」?

Q:我的寶寶不到1 歲,脾氣差,稍不如意就把飯碗扔到地上、摔爸爸手機,越說「不」,他反而摔得越厲害,真不知該怎麼辦?

A:快1歲的寶寶,已經能初步理解大人的語言和要求,個人意識開始萌芽,也會開始做出有違規則的事,比如不好好吃東西、發脾氣、哭鬧、亂扔東西等,這時候也應該給寶寶建立規則,可以拒絕他,對他說「不」,否則這些行為再繼續發展就成了不良習慣,再糾正就比較困難。對寶寶說「不行」時要有原則,否則容易使狀況更糟。如:

1 要在寶寶某一不當行為發生的時候馬上說「不行」,而且要態度嚴肅,讓寶寶意識到是他的行為造成了這樣的後果,他會對此事記憶深刻,以後就不會再犯。如果你當時沒有及時反應,事後再來教育他這麼做不對時,他可能就意識不到這樣的後果。

2 拒絕寶寶的時候,家裡的人一定要保持一致。比如,媽媽這邊在說「不許」,奶奶馬上過來護短,就不會起任何作用。

 

 

Q&A寶寶什麼時候刷牙好

Q:寶寶的乳牙需要刷嗎?多大開始應該教他用牙刷刷牙好呢,什麼時候可以用牙膏?

A:有些父母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反正還要換牙,乳牙發生齲齒也沒關係。實際上,乳牙對寶寶是非常重要的。乳牙除了用來咀嚼食物外,還有發音及誘導恆齒萌發的功用。乳牙若因蛀牙而過早脫落,可能會造成鄰牙的傾斜及牙齒排列空間喪失,使恆齒排列不整齊及咀嚼功能不良。

寶寶大約6 個月左右開始長乳牙,乳牙長出後,父母就應幫寶寶清洗牙齒了。在餵食完畢後,使用乾淨的紗布或手帕包住食指,蘸清水在口腔內或已長出的乳牙上來回輕輕擦拭。專家建議,寶寶1歲以後就應該刷牙了3歲以前,如果寶寶還不會自己刷,爸媽可以用紗布、手帕或指套型牙刷蘸水清潔牙齒表面,尤其是在入睡前餵食之後,一定要清潔牙齒。

等到寶寶不會將漱口水吞下去時,便可使用牙膏,睡前和起床後各刷一次。較大的寶寶,可以訓練自己刷牙,但是爸媽要在一旁督促且監督寶寶確實做好口腔清潔,這樣才能減少蛀牙發生的機率。

 

Q&A讓寶寶從小獨自睡有助培養獨立能力嗎?

Q:我家寶寶剛出生沒多久,有時睡小床,有時跟我睡,我很矛盾,不知道究竟該怎麼做才好,書上說應該從小讓寶寶獨自睡,這樣不僅安全,也能培養他的獨立能力,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A:以前有很多觀點都認為寶寶一出生就該讓他獨自睡小床,從小培養他的獨立能力,還認為寶寶與媽媽一起睡不安全,比如餵奶時會捂著寶寶,睡覺時壓著寶寶,再有就是大人們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都被寶寶吸走了等等。

其實寶寶從一出生最需要的是媽媽的懷抱,晚上由媽媽摟著睡會讓他更有安全感,睡得更香,感受媽媽的體溫和心跳,會讓寶寶覺得像在子宮裡一樣安全,能讓寶寶及時停止哭鬧,而且這也方便媽媽及時餵奶、把尿、換尿布等一切事情。

有研究證明:和父母同睡的寶寶比那些單獨睡的寶寶享受著更多平靜和安寧的睡眠。特別是那些睡在爸媽中間的寶寶,更能感受到幸福的環繞。只要在睡覺時保持足夠的警惕,注意寶寶的安全,比如,晚上給寶寶餵奶時坐起來,別讓毯子或者枕頭蓋住寶寶的頭,用足夠大的床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不要剝奪了和寶寶同床共枕這種最好的親子互動,至少從一出生到3 歲前,寶寶都有足夠的理由和媽媽一起睡。

 

-------------------------------------------

(野人)0NFL4124 0~3歲潛能開發 立體書72dpi.jpg

 

博客來:https://bit.ly/2YAHH82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2UnCHo6
誠品:https://bit.ly/2JZyDX2
金石堂:https://bit.ly/2TQ7rKa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328_OK.JPG

★微差力就像複利!
為你帶來——財富、好評、人氣

———————  一流的人都在實踐的致勝關鍵  ———————

每件事都做得比別人「好一點」,

將成為你遠勝他人的壓倒性力量!

日本最受歡迎企業顧問,全面公開改變數萬人職涯的祕訣:

5大體貼天線,34個微差力,全面提升你的職場優勢!

 

 

「體貼」讓你拉開與他人的差距,工作的成敗,取決你能否累積微差,創造絕大優勢

提到「體貼」,你有什麼印象呢?

或許你會覺得體貼與否,純粹是個人的特質,能做到固然是好,卻不算是工作上最重要的一環……

其實,「體貼」不僅能讓與你共事的人覺得舒心愉快,更能成為你「遠勝他人的優勢」,可說是商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身為企業講師與顧問,我負責指導的是商務溝通技巧,學員包含企業董事、經營者、中階管理層乃至新進員工,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每年都有機會與數千至上萬名上班族接觸,得以見到各種特質的商務人士。

觀察過為數眾多的「上班族」之後,我得到一個結論:

「體貼」是所有工作的基礎,是讓你脫穎而出的「微差力」。

「微差力」讓你的工作表現比別人更亮眼。

即使說「體貼是你贏過他人的優勢,而這些優勢的累積,決定了你工作的成敗」,也不算誇大。

這是我總結多年職場諮詢經驗後最深刻的想法。

我在35歲那年決定創業,開設了自己的公司。

自此以後,我有越來越多機會結識來頭不小的成功人士,隨著與大企業董事或經營者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從他們身上發現一件事:

這些一流的成功人士,個個都是體貼的「高手」。

所以,無論是跟哪一位共事,總是莫名地覺得舒心快活,做起事來特別順手,回回都能水到渠成。

即使只是閒話家常,他們也總能不著痕跡地給你留下好印象,而且每見一次面,對他們的印象就越好。

自然而然地,大家都想跟他們一起工作。

因為他們懂得藉由體貼一步步拉大與他人的差距,才能得到高層的賞識,建立自己在部屬之間的人望,進而開拓輝煌的職涯。

一流的人才之所以能被稱之為「一流」,祕訣就在此。

 

◎「細微的小事」將大大左右你的工作表現

像我就覺得,自己當初若能早一點察覺「體貼的重要性」,應該就能少走許多冤枉路。

當初我剛開始擔任英語研修的講師時,曾犯下了至今仍無法忘記的大失誤。

那時我受邀擔任某企業的研修講師,活動順利結束後,負責研修的主辦人請我餐敘,席間我們把酒言歡,聊得好不盡興。

隔天,我因為一大早就得去別家企業講課,竟忘記向前一晚款待我的主辦人道謝。直到三天後,我才猛然想起這件事。

想起這件事的當下,我的腦袋陷入一片空白,連忙打電話給對方道謝:

「前幾天真的很感謝您的招待……」

一切為時已晚,電話那一端只冷淡地應了聲:「喔。」

自此,我再也沒有機會獲邀到這家企業講課。

道謝一旦錯過最好的時機,就等於是白說。

只因一時忘記這一點點的「體貼」,讓我就此丟了重要客戶,也失去了原本有可能拓展的大好商機。

經歷這次的嚴重挫敗後,我時刻將「道謝該何時說、怎麼說」牢記在心裡。進入電子郵件的時代後,更是規定自己:只要接受他人的款待,「隔天早上七點」必定寄一封道謝信給對方。

若有人像過去的我那樣,不懂得體貼他人,他的人際關係肯定不好,只會弄僵當下的氣氛。   

 如此一來,不但工作無法順利推動,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原本唾手可得的工作成果。

希望閱讀本書的你,別犯下跟我一樣的失誤。

希望你能打造一個讓自己和周遭的人都覺得快樂舒適的舞台,有效率地推動工作,任何環境下都能馬上獲得好評,進一步負責更重要的工作。

想要人生過得順遂,祕訣就是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讓它成為你的助力。唯有這樣,你才有機會負責更多重要工作,提升工作成果與評價,財富與幸福滾滾而來。

而左右這一切的關鍵,就是「體貼」為你創造的微差力。

 

例子其一:

找出現場的「關鍵人物」, 配合對方的喜好

任何場子都能融入的人,不管到哪都吃得開

 

一直以來,我總是提醒年輕人:「出席聚餐時,至少要說一件有趣的事!」

因為只要在場有一個人很死板,「整個場子的氣氛」就會變得死氣沉沉的。

不過我不是要介紹聚餐時炒熱氣氛的方法。

因為敏銳地察覺現場的氛圍,再視情況搭腔才是重點。

懂得判斷現場氛圍的人VS.讓周遭對他敬而遠之的人

隨時確認自己的存在會不會造成現場負面的影響,是一種了不起的體貼。

假設有四、五個同事正在一起吃便當。

有些人會敏感地察覺自己一旦加入他們,現場氣氛馬上變得靜默,卻也有人對此毫無知覺,只覺得「為什麼大家突然都不說話?」

公司的週年紀念派對上有位男性走進正聊得很開心的一群人之中卻不發一語

更糟的是他完全沒發現自己周身籠罩著一股「負面氛圍」,還擺出一副「我本來就是這種個性啊的表情大家有沒有遇過這種人

這類人彷彿是在昭告世人「這就是我的個性沒辦法改了」,一副死豬不怕滾水燙的感覺

兼具知名演員音樂家作家身分的多棲藝人星野源曾在電視專訪時這麼說

「我以前常說『我這個人就是怕生……』,幾年前當我發現這麼說是件丟臉的事之後,就不再說了。因為,說自己怕生就意味著要求身邊的人『多擔待我一點』。這是件很失禮的事,因為我沒有這個權利這麼要求別人。」

我覺得星野源所言甚是。

我不希望本書讀者成為那種處處要人照顧,只知一味要求別人「無止境對自己付出關心」的人。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現場氛圍」?

那麼,該如何儘快融入現場的氛圍呢?

你不需要隨時表現得很嗨,因為過度興奮,有時反而無濟於事。

因為害怕沉默而勉強自己硬是炒熱現場氣氛,反而會讓自己成為他人眼中的跳樑小丑。

重點在於,一開始先仔細地觀察現場。

觀察的具體重點包括:

在場的人彼此是什麼關係?

誰是關鍵人物?

這位關鍵人物喜歡什麼樣的氣氛?

例如大家一起喝酒聊天的聚會上,不論現場有多少人,一定會有一個可以掌控現場氣氛的關鍵人物。你只要迎合那個關鍵人物喜好的氛圍即可。

如果是熱鬧的聚會,大家一起開朗地喝酒,乘著醉興吵熱氣氛算是恰到好處。

反之,若是成員較嚴肅的安靜聚會,那就不宜過度吵鬧,安安靜靜地喝酒就好。

我每次在大阪與人喝酒,心情總是比平常更嗨,大叔級冷笑話更是連發個不停。因為對大阪人來說,大家一起笑笑鬧鬧,才是正確的喝酒方式。

先找出對方心目中的「舒適氛圍」,再迎合對方的喜好

首先要做的是,觀察現場的情勢。

從現場的氣氛,找出對在場人士而言最適合的「舒適氛圍」是什麼。

比方說,我經常在日本各地舉辦演講與研討會,我會刻意配合當地的風土民情,微調演講的內容。

如果是反應熱烈,笑點很低的聽眾,我就會適時穿插笑話,逗聽眾哈哈大笑。

 

但有時會遇到一動也不動,連頭都不點一下,一臉嚴肅地聽演講的聽眾,此時絕對不要試圖逗他們笑,只要平穩地講完整場即可。

傾聽的方式,也要配合對方的喜好。

是要用力點頭,表情愉快地傾聽呢?

還是微微點頭,專注傾聽邊抄筆記呢?

這跟在一群紅酒愛好者的桌上,千萬不能說「先給我來杯啤酒」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能掌握對方心目中的「舒適氛圍」,一切就算搞定了。

這麼一來,大家一定會稱讚你是個「體貼的人」,覺得「跟這個人在一起,總會不自覺地吐露心聲呢」。

 

先判斷現場狀況,

再決定自己應採取的應對方式。

--------------------------------------

(野人)0NFL0189微差力 立體72dpi.jpg

 

博客來 https://bit.ly/2TZB1BZ
誠品書店 https://bit.ly/2HXSYJY
金石堂 https://bit.ly/2OtzrCc
讀冊 https://bit.ly/2U0cXyF
讀書共和國 https://bit.ly/2U2FzYe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誠品書店文宣.jpg
 

文◎張鐵志(文化評論家,最新著作也是關於美國政治與文化的《想像力的革命:1960年代的烏托邦追尋》)
 
每天從辦公室下班時,歐巴馬總統會帶著十封民眾寫給他的信回家。他會在和家人的晚飯後,在處理完公文和看完報告後,閱讀這些信並且親自回覆部分。
 
每天都有上萬封的信寄到白宮給歐巴馬,訴說他們的渴望、苦難、沮喪和憤慨,希望總統可以看到,改變他們的命運。
 
「一名男人終於向他妻子承認他是同性戀者,他想要告訴總統這件事;一名汽車業務員來信說他被銀行拒絕了,對總統先生一點都不感謝……一名囚犯承認自己販賣古柯鹼,但他希望總統知道他並不是個沒有希望的人:『我有夢想,總統先生,大夢想。』」

這本書是關於歐巴馬與這些來信背後的故事,是關於美國民眾生活的殘酷與理想、希望與失望,也是關於一個總統的品格與政治領導,更是關於民主的意義。
 
歐巴馬在競選時開始有這個看信的習慣,他會從信中找尋競選時演講的故事。而現在,這個習慣是要提醒他自己作為一名公僕。

「在成為總統之後,你說話常常會變得像速記一樣……你會養成習慣,忘記在每一個議題背後都有一個複雜的人。」「雖然當我生活在與外界隔絕的小圈圈中時,很難用心留意,但這些信是一扇小小的門,我可以每天透過這扇門提醒自己要留意那些良善與智慧。」
 
他自己認為,這個做法背後的政治哲學來自他早期在芝加哥進行社區組織工作的經驗。「我那時做的就只是走訪鄰里,傾聽人民,問問他們過得怎麼樣,他們覺得什麼是重要的。他們為什麼會相信現在相信的事物?他們想要把什麼東西傳承給孩子?」
 
「我在那個過程中學到,只要你夠認真傾聽,每個人都有一個值得尊敬的故事。」「只要他們覺得你是在乎的,他們就會和你分享他們的故事。這變成建立你們彼此關係的強化劑,建立了信任、建立了社群。我的理論是,最終這將會是民主運作的強化劑。」
 
這句話說得極好。民主的良好運作依賴一個活躍的公民社會,而公民社會有賴強大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亦即人群之間的連結與信任,而這又有賴不斷的對話與合作。當代民主的問題就是社會信任的破裂與社群的崩解。知名美國政治學者羅伯普特南(Robert Putnam)在他經典名著《獨自打保齡球》(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中詳盡分析了這個現象。
 
上述結果是人們缺乏對彼此立場的理解,缺乏對話,只活在自己的過濾泡泡中,這就造成黨派立場的極化。而當每個人都更為孤立時,就更容易相信具有情緒煽動性的政治領袖,民粹主義於焉崛起。而這些問題在社交媒體時代更為惡化。
 
歐巴馬當然深深了解這些問題。他所在的這八年,正是社交媒體一步步主宰世界的關鍵時期,而他的膚色與成長過程更讓他自己從總統任期一開始就被惡毒攻擊。(川普在歐巴馬任期之初一直抹黑他不是在美國出生。)
 
作為一個生長於於白人家庭的黑白混血兒,歐巴馬深知同理心的重要。他在自傳《勇往直前》一書中提到,同理心「是我的道德準則核心。」「我認為同理心這個特質,能夠理解與認同……人們的希望與掙扎,是要做出公正決定並獲得公正結果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同理心當然是政治領袖(與一般公民)都很需要的特質,這個看信與回信機制也是一個政治領袖的同理心的實踐。但是他和團隊很清楚,同理心只是出發點,但不是結束。因為關鍵不只是去感受,而是在於解決問題。

「因為就算你聽見某些人的聲音,或者看見他們,他們還是有個具體的問題。他們失去房子,他們失去工作,他們不同意你對墮胎的看法。他們認為你太早讓軍隊退出阿富汗了,你懂吧,他們覺得你的舉動可能背叛了陣亡者的犧牲。這些問題都是切切實實存在的,都是真的。」
 
總之,這些信一方面提醒了他人民的需求與聲音,讓他在失業率和民調等數字之外認識真實的人的故事,另方面他也希望透過回信讓那些民眾感受到有人在傾聽他們,而不是孤立無援的。他甚至會特別回信給那些反對他的保守派,而一如書中的故事,總統的回信確實會讓這些立場相左者願意去思考和他們不同的觀點。
 
歐巴馬確實有巨大的同理心,並在任內做出了許多重大改革,從同婚合法化到健保改革,他讓更多差異被尊重、讓弱勢被照顧、讓移民權利更有保障。只是,這一切卻造成巨大的反彈,尤其是美國社會對他最大的期待——促進種族和諧——其後座力卻更是強大。因為這個朝向多元的改變讓許多白人不滿、甚至對自己的國家感到陌生,因此造就了川普主義,一個最自戀、自傲、缺乏同理心的總統。
 
歷史確實常常進一步退兩步
 
最後,這八年來的數百萬封信都送去了美國國家檔案館。「這是2009年至2017年間,來自美國人民的聲音。這是歐巴馬執政時期的「我們」,撐過了經濟危機、健保改革、幾場戰爭、大規模槍殺、政府停擺、邊境危機、颶風、氣候變遷災損,還有種種困境。這就是過去的我們,帶有些許純真,正如你回頭檢視過去的自己時,也會發現些許純真一樣。」作者說。

但除了記錄歷史,「這些信件能重新點燃想像力……這些信件能提醒你,政府『能夠』有所作為,那些承諾要為大眾服務的人真的存在。」
 
希望這些信也能警醒台灣的政治人物要誠懇傾聽人民的聲音,提醒台灣的人民對政治該有的期待。當然寫信之外,還要透過更多公民參與和集體行動改變民主的樣貌
 
-----★-----★-----★-----★-----★-----★-----
 

(野人)0NEV0050親愛的歐巴馬總統 立體72dpi.jpg

「每日10信」計畫,傾聽人民心聲的公僕執政力量
一本用8,000萬封信寫成的國家日記
親愛的歐巴馬總統
珍.瑪莉.拉斯卡斯 Jeanne Marie Laskas/著  
吳光亞、聞翊均/譯
野人文化/出版
  
誠品:
https://bit.ly/2FkkPCm
博客來:https://bit.ly/2Y68sRp
金石堂:https://bit.ly/2HCuXYt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2HrEn9Y
讀冊:https://bit.ly/2W7yn9O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人)0NEV4037帖木兒之後立體書封300dpi.jpg

榮獲當年度Wolfson史學獎,

首創「歐亞革命」帝國史觀,顛覆了歷史課本的西歐視角,

唯一貫穿中西的帝國通史!

全方位俯瞰六世紀(1405~2000年)的世界舞台

作者:Paul Kennedy, Sunday Times

一九六○年代後,「微觀歷史」獲得學界青睞,大行其道。近十五年來,「大歷史」重返文化圈令人期待欣喜,而跨越五大洲六世紀的《帖木之後》更是一部巨觀歷史佳作。作者對於帝國的陳述上溯中世紀,下達當代情境,兼具東方與西方,值得敬佩。

Piers Brendon, The Independen
約翰‧達爾文的《帖木兒之後》極具啟發性,作者對全球歷史的了解廣博精深,他認為歐洲勢力在帖木爾駕崩之後的六世紀裡,歐洲、中東、亞洲三足鼎立的世界裡其實多半屈居邊緣,達恩的論點藉由氣勢磅礡的陳述獲得呈現。

 

◎江南和英國條件相仿,為什麼工業革命只發生在後者?

◎清朝平定新疆,其意義相當於歐洲征服美洲?

◎大英帝國殖民印度,其實是為求生存?

◎日本鎖國時,江戶繁榮無比,一城人口數就超越當時歐洲各國?

◎俄國1812年擊退拿破崙,二戰還成為打倒希特勒的主力?

帝國究竟是個人的野心霸業,還是歷史的常態?

 

▍為什麼1405年帖木兒死後,世界上再無全球帝國?!▍

一四○五年帖木兒之死,乃是世界史上一個重大轉捩點。從阿提拉到成吉思汗,一連串「世界征服者」欲建立龐大帝國,將整個歐亞世界歸於一統,而帖木兒正是這一連串「世界征服者」中最後一位出場者。他死後不到五十年,歐亞世界遠西地區的海洋國家,以葡萄牙為先鋒,已開始探索日後成為諸海洋大帝國之神經與動脈的航海路線。本書就在探討接下來的歷史。

  若不細究,大家會覺得那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畢竟,西方透過強大帝國、強盛經濟稱霸全球,乃是我們歷史認知的核心觀念之一。那觀念有助於使我們的歷史觀有條不紊。在許多正統歷史敘述裡,似乎是無法避免的。那是歷史的陽關大道,其他的觀點全是小徑或死路。歐洲的諸帝國瓦解,歐洲本身成為「西方」(唯美國馬首是瞻的世界性聯盟)的一部分時,有新興的後殖民國家取而代之。本書的宗旨有一部分在讓讀者了解,從帖木兒時代到今日這段期間的歷史,其實遠比那則傳說所顯示的更為混亂,更受偶然事件的影響,更富爭議性。為了闡明這點,本書將歐洲(和西方)放在更大的範疇裡,放在歐亞世界其他地區建造帝國、建造國家、建造文化的宏大工程之間來探討。個人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正確理解歐洲擴張的進程、本質、規模、範圍,當前世界錯綜複雜的源頭也才得以稍獲釐清。

在本書中,我們橫越遼闊的歷史大地,追索三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全球「相連關係」的深化,成為今人所謂的「全球化」。第二個是歐洲勢力(和後來的「西方」勢力)透過帝國手段,在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三是歐亞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和文化,面對歐洲擴張時所表現出的強韌。二十世紀時,世界變成一個半統合的龐大經濟、政治體制,一個再無哪個國家、社會、經濟或文化能完全自外於外界的共同舞台,而上述三個因素,在如此世界的形塑上,都扮演了關鍵角色。

今日既是全球化的世界,為何美國會獲致如此超強地位?中國、印度的經濟復興為何如此晚近才出現?西方諸國(這時包括日本)為何在科技和生活水準上如此長期領先他國,直到晚近才有所改觀?為何(科學、醫學、文學、藝術上)西化文化的產品大體上仍舊最令人趨之若鶩?為何各國的政治體制和其法律、規範,反映了歐洲治國術的理念和實際作為,為何領土劃分按照歐洲模式?

二十世紀末期的全球化世界,並非全球自由市場下可預測的結果,我們也無法根據五百年前世界的狀態,推斷出如今的景況。那是漫長、混亂而往往充滿暴力的歷史產物,那是運氣突然逆轉和意想不到之失敗的產物。它的根源遠溯至(大家所普遍深信的)「發現時代」,甚至遠溯至帖木兒死時。

 

▍一改傳統西歐觀點,放大時空格局,▍

▍深入追索在政經文化的交互影響下,▍

▍東、西方勢力如何展演出今日世界的全貌!▍

  《帖木兒之後》以嶄新的觀點看待全球歷史:

  在視角上,摒除以西歐為中心的偏見,採360度全舞台的視野,將遠東、中東、中亞乃至西伯利亞一併納入觀看鏡頭中;

  在面向上,從經濟、文化、地緣政治到常民生活,進行全面而深化的探討;

  在論述上,廣納各方學者門派,從布勞岱爾到霍布斯邦,從亞當斯密、馬克思、韋伯到薩依德……等等,詳述各家論點,再一一檢視討論;

  在方法上,以時間為切片,跨越空間來綜覽全局,追索各方勢力彼此間的交互作用。

  作者透過由此得出的歷史視野,探討過去六百年間歐亞歷史上最著名、最撼動人心的事件,使那些事件再度鮮活呈現於今日,讓我們不僅再度感到驚奇,也更清楚認識今日「全球化」世界最顯著的特色——亞洲的偉大復興。我們如欲掌握未來走向,就必須深刻梳理這段至為關鍵的歐亞世界史。

 

 南方朔  導讀推薦

「本書以帖木兒為名,它所寓意的其實就是大美帝國這種新全球帝國的困境……本書由於擺脫了過去的歐美中心主義色彩,在敘述過去和現在時,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俄國及中國,遂有了更多理解,而沒有意識形態性質的不當針砭……世界的帝國史乃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它是人類正在寫的書頁,看來帝國間的縱橫捭闔,還有很艱難的路要走!」

 

吳家恆(遠流出版三部總監)、陳光興(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郭重興(讀書共和國集團社長)、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辜振豐(作家)、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聯合推薦

 

--------------------------------

 

博客來:https://bit.ly/2EwSOXP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2ty3D5A
誠品:https://bit.ly/2GJdTjQ
讀冊:https://bit.ly/2SoxbfJ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人)0NEV0047大寫西域中冊-立體書封300.jpg

中國年度好書榜首

 中國知名學者、作家余秋雨說:

「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它實現了各大文明一個不約而同的渴望,那就是彼此間展開非戰爭交往。」 

一次次文明交匯在這裡開始、結束,

一場場愛恨情仇在這裡開場、落幕。

    三十多種語言在這裡從容交流,膚色各異的商旅、使者、教徒在這裡握手作揖,戰法迥異的軍隊在這裡一較高低。曠野大風、藍天綠洲,消弭了各大文明身上的暴戾與兇狠;沙海駝鈴,枯樹夕陽,增添了每個旅行者對人性與和平的渴望。

尋訪絲路北道11國、蔥嶺10國,

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龜茲——飄逝的樂舞與梵音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西域的政治文化中心,曾與漢朝和親烏孫的解憂公主結為親家,深受漢化影響。

▋大乘佛教宗師鳩摩羅什傳奇:龜茲公主之子,7歲出家,12歲成一代宗師,40歲那年被迫娶妻納妾,翻譯眾多佛教經典,堪稱佛教東傳的最大功臣,死後舌燒不爛……歷史上命運最坎坷的高僧。

▋〈霓裳羽衣曲〉原來是借花獻佛?〈霓裳羽衣曲〉由唐玄宗作曲,楊貴妃編舞,堪稱唐朝歌舞盛世最知名的靡靡之音。但後人發現,〈霓裳羽衣曲〉其實源自龜茲的〈婆羅門曲〉。

▋東西藝術交揉的克孜爾石窟:在克孜爾洞窟,希臘神話和印度神話交織融合,整個石窟簡直就是一個裸體藝術的世界。洞中的最美的裸體「有相夫人」是歷代修行僧必經的考驗,堪稱一面風月寶鑑。

 

大宛——天子夢中的汗血馬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位處費爾干納盆地,在以游牧為主的西域,是少見的農耕之地,除了稻、麥,還生產稀有的葡萄,深得宮廷嬪妃喜愛。但大宛真正被寫入中原歷史的緣由,是相傳來自亞歷山大的汗血寶馬。

▋劉徹用黃金馬換寶馬不成,便起兵攻打:占卜的一句「神馬當從西北來」,讓武帝愛馬成痴,

眼見利誘不成,便出兵攻打大宛,勞民傷財後喜得汗血寶馬,冠名天馬、作天馬歌

▋大宛歸附漢朝,即使東漢末年無暇西顧,仍不改忠心:隨著漢庇蔭不再,它逐漸式微,也淡出中原歷史,就算偶爾出現在史冊,也只有獻馬給皇帝寥寥數字。

 

蒲犁——藍天下的石頭城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南北朝時期絲路支線上赫赫有名的朅盤陀國

人民自稱「太陽神的子孫」:漢公主和親波斯卻半路懷孕,罪魁禍首竟是來自太陽的他?!

兼具交通要衝及戰略地位,中國地勢最高的古堡之一:公主堡

 

西夜與子合——糾纏不清的孿生兄弟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屬同一個羌人部落,早在漢初就建立了國家

▋西域的絕代雙驕:新疆有一個傳說,從前在遙遠大山裡,有一個小國,國王的一對雙生兒子情感深厚,互相禮讓不願繼位,王后無奈之下,只好說:那就把國家一分為二吧,大的叫西夜,小的叫子合。

▋世人辨不清孿生兄弟:他們時而競爭,時而攜手,危機時合起來,平安時再分開,如同兩個心智不全、喜怒無常的孩童。

 

疏勒——十字路口的綠洲

地理和歷史的地位:

塔里木盆地的門戶,東西文化交會、武力交鋒之地

班超的第二個故鄉:開創東漢輝煌年代的班超駐守西域三十年,在疏勒便度過了十八年,就連他的誹聞對象,也是個疏勒美女……

還有尉犁、烏壘、姑墨、疏勒、無雷、捐毒、休循等二十餘國的精采故事…

 

【第十八章】龜茲——飄逝的樂舞與梵音

◎改變龜茲乃至中國佛教信仰的小小沙彌

在克孜爾,有一尊類似羅丹〈沉思者〉的雕塑。這是一尊佛像,光頭、凝神、垂目,單腿屈膝,左手撐石,右手撫膝,身著露肩僧衣,衣褶紋路流暢,神態莊重而灑脫,眉宇間透著無窮智慧,他就是佛教高僧、翻譯家——鳩摩羅什。

玄奘西行印度取經的故事幾乎婦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之前已經有人完成了相同的偉業,他就是接下來將要介紹的鳩摩羅什。玄奘自東往西去,鳩摩羅什從西往東來。

佛教傳入西域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南線,翻越帕米爾到于闐,再向東到達鄯善;另一條是北線,先到疏勒,再到龜茲。從地理上看,中原的佛教是經過中亞和西域一站一站接力傳遞過來的。正因如此,當佛經拿到漢僧手上時,經過層層轉譯並由不同的中介文字譯成的漢文佛典,錯訛和附會之處在所難免。這時,急需一個能夠對接印度、西域和中原的佛學大師。

西元四世紀初,一位印度小國宰相的兒子——刹帝利種姓貴族鳩摩炎(一說鳩摩羅炎),像釋迦牟尼年輕時一樣,放棄了家族的世襲官爵,翻越蔥嶺來到了小乘說一切有部占統治地位的龜茲。龜茲國王白純對他十分敬慕,不僅聘他為國師,還把年方二十、過目成誦、篤信小乘的妹妹耆婆嫁給了他。

耆婆懷孕期間,常常到雀梨大寺請齋聽法,並且精通梵文。東晉建元二年(三四四年),她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鳩摩羅什。

當時龜茲共有大型寺院十七所,仿照印度寺廟建造的雀梨大寺剛剛竣工。在阿羯田的半山上,由眾多寺院、禪房、佛塔組成的雀梨大寺,彷彿是一片綿延幾十公里的城市。許多西域人翻越蔥嶺來到龜茲修行,其中包括各國王室成員。佛教鼎盛時期,這裡可以容納一萬名僧侶。

一日,耆婆出城遊覽,見墳塚遍野,枯骨縱橫,於是深懷苦本立誓出家。鳩摩羅什也隨母親剃度出家,到雀梨大寺修行。那時,他只有七歲……

 

棄小乘歸大乘,鳩摩羅什十二歲即成宗教改革家

 

天才不是一種簡單的天賦。在雀梨大寺,負責講授經文與經律的兩位高僧發現,幼小的鳩摩羅什悟性與記憶力相當驚人,一天能誦讀一千偈,相當於三萬兩千字。漸漸地,高僧們感覺教不了這個天資過人的弟子了。

永和九年(三五三年),中國書法界難以忘懷的節日,王羲之在半醉半醒之間創作出中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同一年,九歲的鳩摩羅什跟隨母親長途跋涉到達小乘說一切有部的中心——罽賓國,拜著名法師盤頭達多為師。經師向他傳授了佛祖入滅後最初結集的四部經藏中的兩部——《中阿含經》與《長阿含經》,共四百萬言。由於鳩摩羅什聲名鵲起,國王特意把他請到宮中,召集途經罽賓的幾位外道論師與鳩摩羅什辯論。

見到這個乳臭未乾的孩子,幾經論戰的外道們臉上堆滿不屑與輕慢,然而經過幾回合辯論,外道們竟然面面相覷,張口結舌。《高僧傳》卷二描述說「▲外道折伏,愧惋無言▲」。從此,國王對他另眼相看,每天供應他一對臘鵝、三斗好米、三斗好麵、六升乳酥,還特意安排五個僧人和十個沙彌為他服務。

十二歲時,鳩摩羅什學成回國,路經沙勒(疏勒)並停留了一年。在那裡,他遇到了大乘佛教般若空宗高僧——莎車王子須耶利蘇摩,首次接觸到了大乘經典。大乘理論,特別是「色空乃至一切空」的理論,對於持有小乘說一切有部「法體恆有」觀念的鳩摩羅什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期間,經過長時間的反覆思辨,他終於接受了「空」論,「棄小乘歸大乘」,以一位宗教改革家的姿態大步登上歷史舞臺。

之後,他在溫宿國以大乘宏論挫敗了一位著名外道,名震蔥嶺,以至於龜茲王白純屈尊前往迎請鳩摩羅什和母親回國。

 

#繁體中文版獨家收錄:【西域48古國歷史年表】、古地圖、歷史文物、人物圖片,一舉滿足你對西域歷史的無限想像。

【全系列共三冊】

大寫西域【第一部全視角西域48國通史】(上):走進絲路南道11國,解開樓蘭、精絕、于闐等古國崛起與殞落的歷史謎團

大寫西域(中):尋訪蔥嶺10國、絲路北道11國,看大宛、龜茲、疏勒等古國傳奇

大寫西域(下):踏遍天山16國,解開且彌、烏孫、莎車等消失古國的歷史謎團

--------------------------------------------------------------------------------------------
博客來:https://bit.ly/2tBUSaL
誠品:https://bit.ly/2SrbwDQ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2SpoxxM
讀冊:https://bit.ly/2GJA0qi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2194.jpg

啊!發生可怕的大地震了!

可是爸爸媽媽不在身邊,

你會保護自己嗎?

兼具科學知識、藝術美感的實用避難繪本

與「不定時地震」共處
每個孩子都該讀的安全避難小百科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到發生地震該「怎麼辦」?

小野人STEAM繪萌館系列2

地震為什麼會發生!【古人篇 + 現代科學篇】

希臘 古希臘人相信,海神波賽頓一生氣,世界就會發生大地震

日本 以前的日本人以為,地震是因為泥土裡住了一隻大泥鰍

北歐 在北歐人的神話裡,惡神洛基被毒蛇的毒液灼傷皮膚時,失聲痛哭、渾身發顫,因此引發了地震

現代科學 地底隨時都有岩漿在流動,有時候擠壓到我們腳下的地殼,大地一撐不住就會開始晃動囉!

你知道,「地震救命包」要裝什麼嗎?

哨子 求救時讓搜救人員更快發現你的位置!

水、緊急糧食、避寒衣物 維持生命的重要物品!

手電筒 用來照明,一定要確定裡面的電池可以使用喔!

除了這些東西,標準的「地震避難包」還必須裝其他25種物品,你知道是什麼嗎?

發生地震時,我該怎麼做?

穿鞋 保護腳不被摔到地上的東西磨傷!

避開窗戶 不然會被碎玻璃弄受傷喔!

保護頭、頸 找包包、枕頭,保護好你的頭和脖子!

找堅固的桌子、柱子 躲好以後,一定要抓緊桌腳喔!
 

◎書末附「地震避難包.確認清單」&「記憶力小測驗」,超實用 
家長、孩子可以參考書末的「地震避難包Checklist」,來準備自己的地震避難包。另外,編輯部準備了「地震避難包記憶力小測驗」,考驗孩子的記憶力!

 
博客來:https://bit.ly/2RidXYJ
誠品:https://bit.ly/2SeNFuQ
金石堂:https://bit.ly/2B7ivvE
讀冊:https://bit.ly/2CZkZwD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2FVDtSg

 

(野人)0NNC1017 地震跑跑跑 立體72dpi.jpg


 

2(2.jpg

1(1.jpg

3.jpg

 

 

 

文章標籤

ye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